{ "title": "梅州洪灾:紧急救援与重建希望", "sections": [ { "title": "引言", "content": "近日,梅州遭遇罕见洪灾,暴雨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导致多个乡镇严重受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政府和社会各界迅速展开紧急救援行动,社区成员齐心协力,积极投身于家园重建工作。同时,卫生部门展开大规模防疫行动,确保灾后安全。受灾居民展现出惊人的坚韧与希望,共同努力恢复正常生活。", "context": [ { "name": "广东梅州16万人受灾背后,一场“始料未及”的大洪水", "url": "https://www.cnr.cn/gd/guangdongyaowen/20240620/t20240620_526755525.shtml", "description": "6月19日11时,发生洪灾3天后,梅州市三防应急指挥部再次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足见救灾形势之严峻。 根据梅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情况通报,截至18日11时,梅州暴雨造成164634人受灾。",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央广网" } ], "datePublished": "2024-06-20T10:53:00.0000000Z", "article": "央广网梅州6月20日消息(记者罗世伟)一场大暴雨,给梅州带来罕见的洪涝灾害。6月19日11时,发生洪灾3天后,梅州市三防应急指挥部再次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足见救灾形势之严峻。\n根据梅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情况通报,截至18日11时,梅州暴雨造成164634人受灾。本轮强降雨影响梅州全市,平远县、蕉岭县、梅县区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已有人员伤亡。\n央广网记者采访获悉,目前,梅州当地仍有村镇道路未打通,水电、通讯未恢复,救援工作正全力开展中。对于此次洪灾,当地多位受访者表示“始料未及”。\n26厘米\n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三泰村王乐家的房子至少有30年历史。\n6月16日15时许,三泰村河流水位暴涨,洪水侵入村屋,停电随之而来。当时,王乐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和两个1岁的孩子。\n起初村民以为,“这次涨水不是什么大事”。直至当天19时,大水从一楼涨到二楼,足有3米高。三泰村突然成了“孤岛”,水电断了,和外界的通讯联系也断了。\n“以前有过厉害的洪水,那会儿家里的水位也就26厘米高,该有几十年了。”王乐记不清村庄上一次遭遇洪水的时间。26厘米说的是他父亲刻在家门口的洪水标记。刻下标记时,家里的百岁老人曾说,“从没见过这样的洪水”。\n6月16日洪水前的三泰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洪水过后的三泰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村里人应对洪水的经验不多,警惕性自然也不强。\n三泰村下辖新村、立禾畲村、金山村等多个自然村。王乐家在新村,旁边就是河流。涨水时,原来的小河变成大川,冲垮了许多老土房,道路严重塌方。\n王乐家开设的便民药店遭受洪水重创,“10万损失肯定是有的”。洪水退去,他的家里遍地淤泥,木质家具泡水倒落,满目狼藉。\n王乐家里受损情况(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从清明到现在,雨水基本没停过。”王乐说,梅州的雨已连续下了几个月。6月17日,洪水发生次日,家里的小孩和老人临时转移至地势较高的邻居家。因为乡道不通,18日下午,县城的亲戚徒步几公里到三泰村,将王乐一家接走。\n王乐告诉记者,洪水未造成村庄人员伤亡。但当地水电、通信仍未恢复。后续,他们希望能尽快投入到村庄清理淤泥、消杀防疫灾后重建工作中去。\n翻山越岭回家\n洪水过后,在梅州市区居住的刘虹,和亲人断联将近3天。\n刘虹的父母、叔父、叔母、侄子被困在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肩峰下村,“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信号”。瘫痪在家的叔叔尤其让她牵挂。\n肩峰下村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群山环抱之中,一条小小的差干河流经村庄。河对面便是福建。受强降水云系影响,差干河上游的竹岭发电站被洪水冲溃。\n“雨下得实在太多了。”同村的王志坚告诉央广网记者,洪水发生前,差干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村民以为高地更安全,想往山上跑,“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连山都塌了”。\n王志坚也无法与村里的父亲和奶奶取得联系。17日,他计划骑摩托,从平远县城赶回肩峰下村。沿途一路尽是山体滑坡、路基坍塌,“不像洪灾,倒像地震”。摩托车自然没法骑。\n翻山越岭回家(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花了5个小时,王志坚徒步到东石镇,又花了5个小时,这才抵达金田村。金田村再往前走才是肩峰下村。然而前方实在无路可走,他只得原路返回。“柏油路成了断头路,而且路面淤泥大量堆积,踩着水鞋很难从里面拔出来。”王志坚说。\n19日,王志坚改道福建,翻山越岭,过桥渡河,用时3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位于山脚的村庄。村里倒塌、受损房屋过半。王志坚家的红砖房也被洪水冲垮了。\n好在三四十位老人相安无事。“老人讲村子上一次发生大洪水还是1983年。但如此严重的山体滑坡,他们也是第一次见。”王志坚说。\n村里还有人养了将近一百头猪,存活下来的仅百分之一二,大家宰来分着吃。\n“现在村里还没有通水电,特别是缺水。”王志坚说,目前村民都已转移至安全地带。他一一确认情况后,又原路返回,给全村村民的家人报平安。\n当晚,刘虹接到了王志坚发来的消息。“楼房几乎都倒了,只有一两间房还在,叔叔当时就睡在没有倒塌的房间。”刘虹说。\n救援挺进孤岛\n暴发的山洪导致梅州多处地方出现严重水毁。目前,仍有少部分村镇未打通进村道路。紧急情况下,直升机成为空地应急救援的关键。\n村庄受损严重(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王阅告诉记者,南磜镇三泰村邻近的立禾畲村,此前一度失联。19日,直升机发现村民摇旗传报的求助信号,随后降落至村落,为村民带来了第一批救援物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n“直升机20日也会去到我们村里。”泗水镇肩峰下村的王志坚说,抢修乡道至少还要一周,直升机的到来将大大地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n6月17日以来,广东省航空救援中心已出动5台直升机执行梅州洪灾航空救援任务。目前,广东省航空救援中心累计向灾区运送专业救援人员、技术人员、医护人员、防汛抗灾专家等人员超过600人次,运送发电机、食品、饮用水、医疗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51批次约40吨,从灾区转运出重伤患者14人,转移群众48人。\n“我们主要参与搜寻、转移受灾群众等工作。”广东省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胡承宇介绍,因为部分地区道路、通信受阻,车辆、船只无法进入,队员们乘坐直升机前往不同村镇开展救援。“一些村庄可以坐直升机进去,也有的找不到降落点,只能徒步走进去。”胡承宇表示 。\n暴雨洪水过后,当地急需物资。记者获悉,灾情发生后,梅州梅县、大埔、平远、蕉岭均发布募捐倡议,呼吁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援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呼吁一出,社会各界纷纷响应,爱心物资向梅州市涌来。其中,平远县于6月18日在捐赠倡议发布5个多小时后,共收到防洪救灾捐款224笔,共156471.61元。\n抗洪救灾进行时,广东集全省之力驰援梅州。6月20日,记者从广东省三防办和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国家防办多次调度指导广东省防汛救灾工作,国家防总维持针对广东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向广东省调拨中央防汛抢险物资装备22万余件(台、套、件)、中央救灾物资5000件。广东继续调派中央驻粤企业和省级抢险救援队伍、装备支援梅州,开展抢险救灾工作。\n截至6月19日,梅州地区受影响停电的33个乡镇已有11个全部恢复用电,平远全县断电乡镇已清零,重灾区泗水镇的生命通道成功抢通……一条条好消息接连传来。\n目前,各项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文中王乐、刘虹、王志坚均为化名)\n", "score": 1.2345463573223454 }, { "name": "有你们在,家园就在——梅州洪灾救援重建一线侧记", "url":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6/25/content_31039357.htm", "description": "6月23日,梅州洪灾已过去整整一周。受灾区域,洪水退尽 ... 在6月16日晚9时许到达松源镇。“总共14个人,其中5名是党员。”张毅说,抵达救援 ...",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深圳新闻网" } ], "datePublished": "2024-06-25T01:15:00.0000000Z", "article": "风雨过后,重建家园在即。\n6月23日,梅州洪灾已过去整整一周。受灾区域,洪水退尽,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这些有组织或自发而来的救援重建力量,汇成一股股暖流。\n军绿色鞋子、红色马甲、白色短袖、普通汗衫……无论哪种着装,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在街区、在村庄、在田野……分不清是当地人或是远来的支援者,大家埋头苦干,不分彼此,目标只有一个——加快重建家园。\n“我们从16日晚9时赶到洪灾现场,清理好一处就到下一处,每天都跟不同的人在一起奋战。”梅县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张毅汗流浃背,从一座满是淤泥的房子里探出头来说。\n时间滴滴答答流逝,人们争分夺秒,因大水肆虐而被侵袭的家园正在一点一滴恢复生机,受灾镇村里,好消息正不断传来——路通了、电通了、网通了,各个村子的水也基本通了。\n一个个小家门前,垃圾和沙石从家中被冲洗出来;一个个村庄路边,冲刷掉淤泥的桌椅曝晒阳光。梅州,正加快脚步重焕生机与活力。\n洪水\n“洪灾当前,党员不管谁管”\n今年60岁的梁媚家住松口镇古街,往日步行就能走到梅江边享受江风拂面。这几天,古街的路不好走。大水侵袭之下,古街老宅被淹没。大水一退,步行街成了“泥水街”,寸步难行。\n在梁媚的记忆中,由于地势低洼,洪水漫上街区是常有的事,但今年又快又急的洪水涨至第二层一半高,损失是“历来最大”。\n走进屋内,又湿又黑。爬上三楼,凌乱中有个床位,“这是我婆婆紧急上来住的地方。”梁媚皱着眉头说自己腰痛,这几天爬上爬下腰都直不了。她的婆婆今年77岁,洪水来得快,她从一楼搬上二楼,又从二楼搬上三楼,最终在三楼自己度过了两天两夜,直到洪水退去,她的儿子麦远文匆匆忙忙过来把她带去镇上,得以洗澡休息。\n无\n“他这几天总是奔忙,看不见人影,一会巡夜,一会救人,我习惯了,他肯定是先帮他人。”梁媚对丈夫麦远文的埋怨中又带着些许自豪。麦远文是松口爱群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大水一来,麦远文就前去转移群众,此后几日没了联系,梁媚再见到麦远文时,他满身泥泞没了人样,梁媚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n像麦远文这样在汛情中“失联”几日的党员干部,并非个案。远在山区的平远县泗水镇是此次受灾区域中信号中断的几个区域之一。信号没了,泗水镇卫生院院长凌宏杰和同事们便克服困难,徒步数小时回到卫生院,面对面和群众了解各村的应急需求,在应急直升机送达急救人员后,得以更快开展急救和转移工作。\n“当时通信断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去巡诊,作为镇里唯一的医疗力量,希望让村民看到我们心里有安全感。”凌宏杰说。这样的情况,在周边各镇都在发生,山区卫生院这一抹红色,对有就医需求的群众而言就是希望的颜色。\n无\n在梅县区松源镇横坊村,“一楼淤泥近20厘米厚,不及时清理就会结成硬块了。”穿着救援服装的张毅从民房中探出头来,汗水和脏水湿了他的衣服。透过窗户,记者看到一个清淤攻坚小组正在加紧作业,他们先清淤、后冲水,再排成队把黄泥水推出门外。\n张毅和他率领的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成员,在6月16日晚9时许到达松源镇。“总共14个人,其中5名是党员。”张毅说,抵达救援地时,水位已经涨到了二楼,他和队员开着冲锋艇四处搜寻被困人员。\n救援完成了,但张毅和队伍没有离开或是休息。这支党员突击队从桥背村转战横坊村等地,继续开展清路、清淤等工作。几天下来,今年37岁的张毅皮肤被晒得黝黑,鬓角冒出白发,累了就席地而睡,醒了就继续干活,明明非分内的工作,为何要这么拼?张毅却义无反顾,“村里群众都是老人,洪灾当前,党员不管谁管,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n泪水\n突击队迎难而上,抢抓复产窗口\n在各个受灾村子里,总有老人给前来救援的人员递上水,并连连说着感谢。抗洪抢险一线,党旗飘扬在群众身边。\n在半空中,供电系统的“勇者”,长时间“系”在电线杆上作业,电线延伸所到之处,有一些工人在立电线杆。而在村头集中安置点,柴油发电机响起来,应急通信基站立起来,手机才有信号,村民们才能对外报平安。\n中铁十六局集团广州机场北进场路项目党支部书记孙文坚,接到救援的指令后,马不停蹄地赶来梅州,他带了20多人,并带来了两台大型装载机和两台小型带斗叉车,奋战在梅县松源镇和松口镇的大街小巷。“我们的团队采用轮班制,确保安全和保持体力,同时,我们要与其他救援队协作,他们有卡车队或拖拉机队,将淤泥运出去。”孙文坚戴着工地安全帽,大汗淋漓。\n淤泥转运场地旁二十来米,商铺一字排开,铺主正在忙着清洗物品、冲洗门窗。经营纺织门市的李阿姨左腿脚踝和膝盖缠着绷带,从二楼跑上跑下忙着搬货,她对经过的志愿者们打招呼表示感谢。“他们才是最辛苦的。”指着迎面走过来的一位黑壮大汉,李阿姨说,近几天总能看到这位干部在街上到处走动的身影。\n松口镇常务副镇长黄伟强被晒得黝黑,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的工作装。 李廷睿 摄\n松口镇常务副镇长黄伟强被晒得黝黑,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的工作装。 李廷睿 摄\n黄伟强是松口镇常务副镇长。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从未更换的装扮。挽起袖子后,黄伟强被晒得黝黑的左臂上,几道初愈合的伤疤格外显眼。“抢险时刮伤的,没多大事。”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黄伟强的嗓子有些沙哑,加上感冒鼻塞,说话时的声音低沉。\n为了加快重建,松口镇从受灾较轻的20多个村抽调人手,每村8人支援清淤消杀,所有工作人员按8至10人的规模分成一支支突击队,由镇干部带队轮番上阵,“这队累了就换下一队,但机器不能停,老百姓还急着回家。”\n无\n而在蕉岭南磜镇,村民们正在为烟叶发愁。记者见到村干部郭汉明时,他正在统计村民的损失,几位村民正在拉着他看烤烟房。“你看你看,没电了,全部新鲜烟叶都烂了。”,村民王芳桂说:“我种了22亩烟叶怎么办?”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郭汉明一边安慰村民,一边协助大家转移到高处,清出房屋给大家挑选好的烟叶,能保住一点是一点。\n梅州是农业大市,不少村庄以种植烟叶为主要收入来源。在这场洪灾中,蕉岭、梅县、平远、大埔四个烟叶产区县洪涝灾害严重,蕉岭广福、北磜烟叶工作点、梅县松源烟叶工作点等受损严重。\n眼见群众的财产受到损失,谁还能坐得住。烟草相关部门及时出动,一边抢收包装烟叶残片,整理烟叶工作点收购仓储设施设备,尽快恢复烟叶收购秩序,一边深入大田、烤房和烟农家中摸排烟农烟叶受损情况,做好受灾定损核查。\n村里的党员干部来帮忙,村民的心里就踏实了。村民郭玉淦前往干燥的房间捆成捆地搬着烟叶,房间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受潮的烟叶明显软化了,有一些已经有点黑斑。他光着上身,随意抹一下脸上的汗水,乐观地笑着说:“有三成?顶多四成,明年再来,不怕。”\n汗水\n百年老宅成废墟,携手重新出发\n太阳略偏西时,阳光洒进松口古街南侧半边路面,晒得手扶拖拉机的铁皮车斗滚烫。头戴草帽的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挥动铁锹,铲起淤泥倒入车斗。6月23日,梅县松口镇洪水退去第六天,镇圩最低洼地带的清淤消杀工作接近尾声。\n相比镇圩,村庄里的清淤工作分散得多。在松源镇横坊村,党员干部利用消防车的高压水管,为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的村民家洗地、清理家具。\n但损毁的老房子,是救援队员和村干部尚无暇顾及的点位。在横坊村,倒塌的老房子有数十间,墙土、木料、瓦片等横七竖八堆在一起,需要大型设备进场才能清理干净。\n“多数是一二百年的老屋,水一泡就很容易倒塌。”在松源中学教书的温老师回到横坊村,跟家人一起清理房屋。他介绍,这些房屋平时没人住,被村民用来储存粮食或用于养鸡,逢年过节时才会有人回来在里面团聚,因此没有什么人员伤亡。\n舍不得埋在老屋下的稻谷和一些老物件,75岁的陈冬娥趁着下午晴朗,弓背弯腰在废墟上寻找可用之物。儿子的电钻等建筑工具放在老屋里,她努力想找出来。邻居劝她不要涉险,宽慰说“早都冲走啦,冲不走也压坏啦”,她才悻悻离去。\n倒塌老屋旁的砖房依旧坚挺。头戴蓝色安全帽的电工搭梯子在屋墙边,忙着为村民检修电路,更换被水浸坏的电表、电闸。“今晚就要通电。”操着一口浓浓湘潭口音,扶梯子的电工老师傅谢慎辉叮嘱同事“得加快速度”。\n“我们从丰顺县来的,有五六天了,每天去不同的村复电。”谢慎辉说,他和同事们都是南方电网的员工,这次从各地来梅县支援的有100多人。据悉,为尽快恢复群众的生活用电,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65人,与梅州梅县供电局223人在梅县区松源镇开展灾后抢修复电工作。截至6月22日,梅县区自然村用电基本抢通。\n无\n下午,松源又迎来一场短暂的倾盆大雨。四面前来支援者们到老乡家里避雨,闲谈间,得知老人家的老房子亦在此次坍塌的老屋之中。看到老乡忧心忡忡,镇委副书记谢春围握住老人家的手说:“镇里现在正在盘点‘全倒户’,只要符合条件,将来就可以申请重建。”\n大雨初歇,救援队员们起身告别再次忙碌起来。老人望着奔向远处的队伍愁容渐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好。”\n烈日赶走乌云,阳光重回大地,穿过村庄里被洪水冲倒的老屋,洒在街角被抢救出的稻谷上。没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人在、信念在,家园就在。\n【采写】南方+记者 张盛良 徐勉 李廷睿 张笛扬\n【摄影】南方+记者 董天健 吴明(除署名外)\n【统筹】毕式明 秦文纲 王良珏 唐林珍\n", "score": 1.4301470588235294 }, { "name": "捐赠款物超700万元,穗慈善会动员社会各界驰援梅州救灾重建", "url":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626A09A7F00", "image": { "contentUrl": "https://inews.gtimg.com/om_bt/O5KsHwX0qbV3Y-Vl6JcowDQAOunGgqsvgX3IuLuGceCkUAA/641",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Z3sTEZ1Sj34rJn8WAKpwjC&pid=News", "width": 700, "height": 525 } }, "description": "近日,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引发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情。广州市民政部门及时指导广州市慈善会向全市发出关于开展支援广东梅州地区抗洪防汛爱心捐赠倡议。 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累计捐赠超712.1万元款物用于梅州救灾和重建工作。",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腾讯网",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MEMWO6hHU7S1HdMpDK6uZw&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6T11:54:00.0000000Z", "article": "近日,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引发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情。广州市民政部门及时指导广州市慈善会向全市发出关于开展支援广东梅州地区抗洪防汛爱心捐赠倡议。 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累计捐赠超712.1万元款物用于梅州救灾和重建工作。\n洪灾来袭之际,广州市民政局驻大埔县茶阳镇工作队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全力参与转移人员、抢救物资等工作。随着洪水逐渐退去,面对受灾区域满地淤泥的状况,驻镇工作队队员迅速行动,与镇村干部一起开展灾后清理工作。连日来,驻镇工作队队员还深入受灾村落,入户慰问受灾村民,迅速向各组团单位报告茶阳镇的受灾情况,并积极动员各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为受灾群众提供慈善援助,为受灾地区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支持。\n广州发展集团将3000多份应急生活物资及时送至受灾群众手上。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南方投资集团集结番电、增电、南电、技术、汇隽5家公司共155名党员和骨干抢修力量,43台抢修车辆、3台钩机、3台吊车、5台无人机,组成应急支援抢修队伍。广州市红棉老兵飞翔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紧急集合,20名专业水域队员带着一系列专业设备出发,驰援梅州蕉岭抗洪救灾。\n洪灾无情人有情,广州市慈善会再次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为受灾群众提供慈善援助,为受灾地区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最温暖的支持!\n下一步,广州市民政部门将继续全力做好支援梅州抗洪救灾工作,指导广州市慈善会等社会组织继续对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认捐工作,做好慈善捐赠资金划款使用和监督工作。\n【参与方式】\n一、在线捐赠\n扫描二维码或小程序参与捐赠:\n二、银行汇款\n开户名称:广州市慈善会\n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越秀支行\n账号:44036301040000267\n转账备注:2024广东梅州地区水灾救灾\n三、现场捐赠\n地址: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99号10楼)\n捐赠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8:00\n联系方式:020-83364933、83371918,节假日及特殊情况以具体安排为准。\n文|记者 高焓 通讯员 张萌 李国全\n图|通讯员供图\n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n", "score": 1.2027163395347016 }, { "name": "梅州连救5人大叔讲述:有人后来去世,对方儿子没怪我,仍表达了感谢", "url": "https://www.msn.com/zh-cn/news/other/%E6%A2%85%E5%B7%9E%E8%BF%9E%E6%95%915%E4%BA%BA%E5%A4%A7%E5%8F%94%E8%AE%B2%E8%BF%B0-%E6%9C%89%E4%BA%BA%E5%90%8E%E6%9D%A5%E5%8E%BB%E4%B8%96-%E5%AF%B9%E6%96%B9%E5%84%BF%E5%AD%90%E6%B2%A1%E6%80%AA%E6%88%91-%E4%BB%8D%E8%A1%A8%E8%BE%BE%E4%BA%86%E6%84%9F%E8%B0%A2/ar-BB1oIow2", "image": { "contentUrl": "https://img-s-msn-com.akamaized.net/tenant/amp/entityid/BB1oIhLP.img?w=640&h=480&m=4&q=74",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yCjY5Z66BkUclZkp_pOr0S&pid=News", "width": 640, "height": 480 } }, "description": "据《央视新闻》6月21日报道,自4月4日入汛以来,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累计降水量122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短时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泗水、差干等8个乡镇严重受灾。 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5388人,房屋", "about": [ { "readLink": "https://api.bing.microsoft.com/api/v7/entities/0273575e-172b-d128-a5a9-7e82c48ac9db", "name": "泥石流" } ],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北青网 on MSN.com",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7S7yOUC_WEGbqRobjw2oVQ&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3T02:20:46.0000000Z", "article": "据《央视新闻》6月21日报道,自4月4日入汛以来,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累计降水量122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短时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泗水、差干等8个乡镇严重受灾。\n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5388人,房屋倒塌2247间、严重受损3203间,道路塌方4697处、农作物受灾面积6759公顷……预计直接经济损失约58.5亿元。截至6月21日15时,灾害共造成38人死亡、2人失联。\n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一度失联超30小时。22日,九派新闻记者来到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发现村中多处房屋倒塌,街道上满是淤泥,通往平远县先县城的道路抢修完成,村上电力、通信仍在抢修。\n据《央视新闻》6月21日报道,自4月4日入汛以来,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累计降水量122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短时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泗水、差干等8个乡镇严重受灾。 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5388人,房屋\n被洪水冲垮的祠堂和淤泥覆没的村广场。图/九派新闻 代梦颖\n随后,九派新闻采访当地一位56岁的大叔,在这场灾难中,他不顾生命危险救助了五位邻居。“他们就像是亲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n尽管,其中一名被救者不幸遇难,但对方儿子也并未责怪,而是真诚感谢了他,“他就跟我说,是我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他的父母。只是因为他父亲太重,又有心脏病。”\n最后,他表示“人活着最重要,有人才有钱,所以发大水时,我的手机放在窗台上,被后涨的洪水淹没,家里的家具、电器和一些其他东西被冲走,我都不在意,也没想过要去抢救财产。即使知道结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依然会去救,因为人不是东西,不能用金钱衡量”。\n【1】涨水\n在当地村民看来这场洪灾来的很猛,也很突然。\n湍溪村村民谢英军(化名)告诉九派新闻记者,自1990年以来,他就没有看到这么大的洪水。据悉,广东梅州多地遭遇罕见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山体滑坡、房屋倒塌。\n今年56岁的谢安告诉九派新闻,6月16日下午4时许,他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看到外面被昏黄的洪水覆没,院前的农田和低处的矮房已看不见一点痕迹。\n没过多久,水就涨至隔壁一栋较矮的自建小平房二楼,房里的两人从屋里拿出梯子,搭到旁边的房屋的院内,跑了出去。\n当时已断电,谢安料想这水或许还会继续上涨,趁着天没黑、水位并不太高时,先赶紧跑到高处,顺便填饱肚子,好捱过漆黑的夜晚。\n刚和儿子到村上,便听见有人喊“下面有人被困在房顶上,快救人啊”。于是谢安与儿子又火急火燎地跑回来,找到附近的几块木板和竹排,简单拼在一起,做成“竹筏”,方便在水里划动、救人。\n“拼起来的‘竹筏’太大,被淹没在水里的楼房和物件阻挡,划得很艰难,所以我们只好爬上楼顶的平台,把它又一块块拆开、扔到障碍物另一边,翻过去之后再重新拼起。”他说。\n谢安和儿子先救了爬到琉璃瓦屋顶上的一家三口,那位老太太身有残疾,手伸不直、使不上劲,他便一只手扒住墙壁,另一手把她拉起来、带到“竹筏”上,随后又去救她的丈夫,并让其女儿抱住一旁的栏杆,以免被洪水冲走。\n谢安家(红色箭头)与谢东强家(蓝色箭头)。图/九派新闻 代梦颖\n终于将他们一家三口救出后,谢安又听见邻居喊道,“那里还有两个人困在里面!”那是旁边的一栋更高的商品楼房,被困的两人是一对老夫妇,丈夫谢东强今年79岁。\n商品楼房的窗户皆有不锈钢护栏挡着,洪水恰好没过二楼窗户的下半截,由于不知道老夫妇在哪个房间,谢安先划着“竹筏”靠近窗户,用漂浮在水中的木头将不锈钢窗户砸开,再手脚并用地爬进去。此时,水位已没过他的大腿。\n他注意到婆婆被困在二楼与三楼之间、出不来,而楼内有一个被防护门挡着、大约一米五的高台,于是他去拔掉门闩,让婆婆在更安全的高台上避险。\n涨水的速度实在太快,不过两分钟,就从窗户的下半截涨至窗户顶,他就这样被困在屋内,潜在水底,四周只有他一人,只好从窗口游出。\n“逃出生天”的谢安随后发现邻居谢东强在右侧的窗户边,便想把他从屋内接到“竹筏”上,由于情况紧急,他不慎掉入水中。谢安便立即跟随他跳水里,从背面用手穿过其腋下,把他架起来。\n“救人的时候一定要从背面抱住他,如果从正面,他会把你当作‘救命稻草’,用尽全身的力气紧紧地抱着你,使你无法挣开、划水;还需注意要抱他的肚子,而不能从胳膊、腋下,否则他一旦挣动,或是你自己脱力,他就容易滑下去、导致口鼻进水,甚至沉入水底。”谢安识水性,年轻时救过不慎掉进河里的人,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他反复对九派新闻强调。\n然而“竹筏”却在这时被水冲走,四面八方都被水淹没,瓷砖做的墙面无法支撑,孤立无援的谢安只好带着他游至另一侧的空调外机附近。\n谢安救助遇难者现场。图/九派新闻 陶梓童\n“我两只手从他的腰部穿过、抓着空调外机的不锈钢护栏,又将膝盖弯曲、抵着他的臀部,让他坐倚在我身上,就这样坚持了将近2个小时。”他说。\n其间,谢东强的妻子从屋内找来床单,用床单将他的手臂和不锈钢护栏绑住,为谢安减轻负担。楼上也有人找来一根电视线,叫谢安的儿子过去帮忙,想把谢东强绑住、吊离水面。\n于是谢安的儿子从旁边一栋楼楼顶的平台和商品房楼的空调外机之间搭了木板、走过去,给父亲帮忙,但电视线根本吊不动。只好先绑住两人,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二人的安全。\n谢安说,当时自己实在筋疲力尽,无法分出力气和谢东强沟通,但也担心他没有呼吸,便撞了一下他的头部,听到他喘着气吭声,自己也放下心来,知道他还没事。\n“我儿子担心我一个人支撑不住多久,就从旁边找来‘竹筏’,帮我把他放到上面,用电视线把‘竹筏’拖到窗台上、固定住,我也终于可以松开他。”他说。\n而后谢安游到旁边楼的楼顶平台上休息。那时,已将近凌晨3时,水开始慢慢退去。由于不能确定后续是否会继续涨水,他没有离开,而是在平台上观察水位,同时与楼内高台上谢东强的妻子对话,安慰她。\n“我说你别怕,竹排就放在窗台这,如果水继续上涨,我的竹排也会顺着上涨,你可以爬出窗台,到竹排上去,我会再过去救你,如果水退下来,你也可以安全从楼里走出来。”他说。\n就这样,谢安在楼顶平台上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晚,直到天亮,他也没有离开。\n洪水终于退去后,露出楼间的小路,它被深厚的淤泥覆盖,歪斜地堆积着许多从楼房里冲出来的杂物和山上的断木、石头。\n此时,谢安和儿子也筋疲力尽,快虚脱了,“我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才起来,晚上醒了之后就吃了几个面包”。晚上谢安就回到武平县,找到县城里的女儿、哥哥,报平安。由于村上缺少物资,他还买了塑料桶,接了1000斤的水送回村。之后他们还发现,身上有不少救人时留下的伤口,“我儿子脚背面被玻璃削去了一整块皮”。\n他的妻子见他一晚上没回家,连饭也没有吃,于是便一路呼唤其名字,“后来我回来了,我老婆眼泪都在眼圈里打转。”他说,妻子知晓他去救人之后,哽咽着埋怨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却这么不顾自己安危。“我的确没有想到。”\n问及是否想过自己可能也会被洪水卷走时,谢安回应道,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情况紧急,又是邻居,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洪水淹没,肯定要去救的。自己也压根感觉不到累,一心只想着要坚持抱住人,把他救下来,不能让他落入水中。\n“人活着最重要,有人才有钱,所以发大水时,我的手机放在窗台上,被后涨的洪水淹没,家里的家具、电器和一些其他东西被冲走,我都不在意,也没想过要去抢救财产。但人不是东西,不能用金钱衡量。即使知道结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依然会去救。”他说。\n山体滑坡将谢安家的墙壁推倒。图/九派新闻 陶梓童\n谢安表示,谢东强的家人告诉自己,当时自己把他救上来很久之后,人没了呼吸。他们判断或许是因为他年纪太大、加上泡水时间太长、失温导致的,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心脏病。\n事情发生后,谢安担心谢东强的儿子会认为,是自己没能将其父亲救活,“那样我会感到愧疚。我就跟他说你要理解我,我也尽力救了你的父亲,我也不是有意的,只是一心想把他救出来。”\n但对方并没有责怪谢安。“他就跟我说,无论如何都不会怪我,因为我是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他的父母。只是因为他父亲太重,又有心脏病,平时我们都不敢跟他置气、斗嘴。”之后,谢东强的儿子表达了感谢,佩服谢安能够将他的父亲抱着坚持那么久,也让他没有吃到水。\n之后九派新闻从村民谢英军口中得知,遇难者谢东强曾是在村上的民办小学担任语文老师,也被对方教过几年。“我记得他的板书字体很漂亮,教学也很有水平。”谢英军说,有时候在村里遇上对方,他还会喊上一句“老师好”。\n但谢东强的教育生涯并没有维持很久,过了四五年后,他没有继续教书了,转而进入村子的生产队工作,政府实行分产到户后,就在田地里种种庄稼。谢英军说,谢东强以前的家在另外一处,但因房屋破旧,于是在村上买了一套商品房居住,一直住到现在。\n但谁也没有想到意外会降临,尽管有邻居救助,但谢东强还是遇难了。“第二天下午,我去下面搬东西,在村里的水井那边还看到他的老婆了。”谢英军回忆,谢东强妻子的状态不佳,很伤心,同行的还有其亲戚,正在商量谢东强的遗体该如何处置。\n“当时村子道路都没通,没有网络,跟外界失去了联系。”6月20日,村子通向福建龙岩武平县的道路才挖通,谢东强的家人才运送其遗体从武平县绕回了广东梅州平远县。他表示,谢东强与其妻子育有二儿一女,目前其遗体放置在县城。\n", "score": 1.1046582025003577 }, { "name": "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 "url": "https://gz.news.fang.com/open/50476325.html", "image": { "contentUrl": "http://imgwcs3.soufunimg.com/news/2023_11/22/c2f5f2fd-06eb-4e62-9c51-2bb7cdc41518.png",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gkwIWFc8vN4qxktXxYMMLS&pid=News", "width": 640, "height": 400 } }, "description": "【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连续强降雨导致梅州多地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平远县等地受灾严重。洪灾过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迅速开展清淤和防疫工作,村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挖土机清除障碍,志愿者支援村庄,村民们终于吃上了热饭。",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gz.news.fang",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6zA6ru2Wmp8a8CmhZ-DWZw&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4T04:05:00.0000000Z", "article": "摘要:\n【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连续强降雨导致梅州多地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平远县等地受灾严重。洪灾过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迅速开展清淤和防疫工作,村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挖土机清除障碍,志愿者支援村庄,村民们终于吃上了热饭。\n正文:\n最近,梅州连续强降雨导致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地方受灾严重。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的村民们正忙着用 水管 清洗家里的淤泥,街道上堆满了树枝、杂物和死禽。挖土机也在现场忙碌着。消防救援队伍完成既定任务后,马上派出大功率水罐消防车和指战员,协同政府开展道路清障和清淤工作,便民服务如送水冲洗等也在同步进行。\n梅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出,洪水可能导致周边环境、水体和食物污染,蚊虫大量繁殖。受灾地区有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梅州市及严重受灾的平远、蕉岭、大埔等地迅速组织卫生防疫消杀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村民谢强斌说,连续几天清淤让他的皮肤泡烂了,但志愿者的支援让他看到了希望。村里大部分区域已经恢复了水电和网络,他终于吃上了热饭。广东省卫健委也进行了消杀,但街道上还有些味道尚未消散。\n通往平远县多个自然村的道路也已经顺利抢通,这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还缓解了物资紧缺状况,有效保障了灾后重建工作。村民们在政府和志愿者的帮助下,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常。\n小编点评:\n这次梅州的洪灾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互助互爱的力量。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反应,组织力量清障清淤,并开展防疫消杀工作,大大降低了灾后传染病的风险。最让人感动的是志愿者们,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在一起,帮助受灾村民恢复生活。谢强斌等村民能吃上热饭,通水通电,也说明这些努力是卓有成效的。灾后恢复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是人心的安定。有了这些支援,村民们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希望梅州早日重建美好家园,村民们能够安居乐业。\n洪灾,\n村民,\n清淤,\n防疫\n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n", "score": 0.9356674497447444 }, { "name": "赈灾行动 | 广东省客家商会捐款捐物支援梅州救灾", "url":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4A043BH00", "image": { "contentUrl": "https://inews.gtimg.com/om_bt/OTV0cT5Dh4-5W3C_rRtMOUAn8ubiK70-gGwgE3Z22TW1QAA/641",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L8HXfC2vCKq6Hhw1_yTB_S&pid=News", "width": 700, "height": 466 } }, "description": "△ 爱心物资捐赠仪式。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忠豪,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叶洪清,市红十字会科长陈艳珠;广东省客家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温智雅,企业家代表钟新球、章礼民、叶华华、古少翔,原副秘书长朱爱铭等参加了仪式。 6月23日,广东省客家商会秘书处将募集的60万元救灾善款和价值11万元的救灾物资送抵梅州。善款将通过梅州市红十字会统一分配给受灾严重的平远、蕉岭、梅县、大埔等县 (区),助力当地救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腾讯网",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z5yLgSgBNRsE9jRkGGoXPg&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4T05:09:00.0000000Z", "article": "汇聚客商力量 守护美好家园\n近日,梅州洪灾一直牵动着众多在外客商的心。在灾情发生后,广东省客家商会积极发动广大会员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汇聚客商爱心力量,支援客都救灾工作。\n△ 爱心物资捐赠仪式。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忠豪,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叶洪清,市红十字会科长陈艳珠;广东省客家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温智雅,企业家代表钟新球、章礼民、叶华华、古少翔,原副秘书长朱爱铭等参加了仪式。\n△ 救灾善款捐赠仪式。左起:钟新球、温智雅、王忠豪、叶洪清。\n6月23日,广东省客家商会秘书处将募集的60万元救灾善款和价值11万元的救灾物资送抵梅州。善款将通过梅州市红十字会统一分配给受灾严重的平远、蕉岭、梅县、大埔等县 (区),助力当地救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n△ 商会代表在梅州市委了解各县救灾工作情况\n在梅期间,商会代表和梅州市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忠豪感谢商会及会员企业家们对梅州救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每当梅州遇到自然灾害等困难时期,都能收到来自客商的爱心助力,充分体现了客商的社会责任和家乡情怀。\n△ 商会此次筹集的物资包括医疗用品、消杀用品、充电宝、伞具、八宝粥、牛奶等,将被分配送到灾情严重的蕉岭新铺、梅县松口等地。\n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温智雅介绍说,商会发起募捐以来,大百汇集团、珑远集团、喜之郎、珠江电缆、富源集团等成员企业率先响应,广大会员踊跃参与,同时得到稳健医疗等企业的协同支持,各方从深圳、武汉等地紧急调配物资,大家汇爱心、行善举、聚能量,希望能为灾区群众的生活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尽一份力。\n△ 商会在蕉岭县新铺镇向受灾群众派发物资\n举行了简单的捐赠仪式后,载满爱心物资的货车迅速开往灾区,并在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协调下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商会代表还实地走访了蕉岭县新铺镇等灾区,向当地群众派发生活必需品,了解地方救灾减灾工作情况。\n△ 走访受灾群众\n据了解,近日,广东省客家商会诸多成员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支持梅州救灾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现社会担当,书写客商大爱。\n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n", "score": 1.0110336825622945 }, { "name": "有你们在,家园就在——梅州洪灾救援重建一线侧记", "url":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bebb3a9bcd.shtml", "image": { "contentUrl": "https://nfassetoss.southcn.com/__asset/9583f3c385/2b47011f68.jpg",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Al48SbHEr2U0G0iAC3UywC&pid=News", "width": 640, "height": 480 } }, "description": "下午,松源又迎来一场短暂的倾盆大雨。四面前来支援者们到老乡家里避雨,闲谈间,得知老人家的老房子亦在此次坍塌的老屋之中。看到老乡忧心忡忡,镇委副书记谢春围握住老人家的手说:“镇里现在正在盘点‘全倒户’,只要符合条件,将来就可以申请重建。”",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南方网",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NWJc6cCyBOgPb30SWN5b1A&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5T00:56:00.0000000Z", "article": "风雨过后,重建家园在即。\n6月23日,梅州洪灾已过去整整一周。受灾区域,洪水退尽,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这些有组织或自发而来的救援重建力量,汇成一股股暖流。\n军绿色鞋子、红色马甲、白色短袖、普通汗衫……无论哪种着装,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在街区、在村庄、在田野……分不清是当地人或是远来的支援者,大家埋头苦干,不分彼此,目标只有一个——加快重建家园。\n“我们从16日晚9时赶到洪灾现场,清理好一处就到下一处,每天都跟不同的人在一起奋战。”梅县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张毅汗流浃背,从一座满是淤泥的房子里探出头来说。\n时间滴滴答答流逝,人们争分夺秒,因大水肆虐而被侵袭的家园正在一点一滴恢复生机,受灾镇村里,好消息正不断传来——路通了、电通了、网通了,各个村子的水也基本通了。\n一个个小家门前,垃圾和沙石从家中被冲洗出来;一个个村庄路边,冲刷掉淤泥的桌椅曝晒阳光。梅州,正加快脚步重焕生机与活力。\n洪水\n“洪灾当前,党员不管谁管”\n今年60岁的梁媚家住松口镇古街,往日步行就能走到梅江边享受江风拂面。这几天,古街的路不好走。大水侵袭之下,古街老宅被淹没。大水一退,步行街成了“泥水街”,寸步难行。\n在梁媚的记忆中,由于地势低洼,洪水漫上街区是常有的事,但今年又快又急的洪水涨至第二层一半高,损失是“历来最大”。\n走进屋内,又湿又黑。爬上三楼,凌乱中有个床位,“这是我婆婆紧急上来住的地方。”梁媚皱着眉头说自己腰痛,这几天爬上爬下腰都直不了。她的婆婆今年77岁,洪水来得快,她从一楼搬上二楼,又从二楼搬上三楼,最终在三楼自己度过了两天两夜,直到洪水退去,她的儿子麦远文匆匆忙忙过来把她带去镇上,得以洗澡休息。\n“他这几天总是奔忙,看不见人影,一会巡夜,一会救人,我习惯了,他肯定是先帮他人。”梁媚对丈夫麦远文的埋怨中又带着些许自豪。麦远文是松口爱群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大水一来,麦远文就前去转移群众,此后几日没了联系,梁媚再见到麦远文时,他满身泥泞没了人样,梁媚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n像麦远文这样在汛情中“失联”几日的党员干部,并非个案。远在山区的平远县泗水镇是此次受灾区域中信号中断的几个区域之一。信号没了,泗水镇卫生院院长凌宏杰和同事们便克服困难,徒步数小时回到卫生院,面对面和群众了解各村的应急需求,在应急直升机送达急救人员后,得以更快开展急救和转移工作。\n“当时通信断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去巡诊,作为镇里唯一的医疗力量,希望让村民看到我们心里有安全感。”凌宏杰说。这样的情况,在周边各镇都在发生,山区卫生院这一抹红色,对有就医需求的群众而言就是希望的颜色。\n在梅县区松源镇横坊村,“一楼淤泥近20厘米厚,不及时清理就会结成硬块了。”穿着救援服装的张毅从民房中探出头来,汗水和脏水湿了他的衣服。透过窗户,记者看到一个清淤攻坚小组正在加紧作业,他们先清淤、后冲水,再排成队把黄泥水推出门外。\n张毅和他率领的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成员,在6月16日晚9时许到达松源镇。“总共14个人,其中5名是党员。”张毅说,抵达救援地时,水位已经涨到了二楼,他和队员开着冲锋艇四处搜寻被困人员。\n救援完成了,但张毅和队伍没有离开或是休息。这支党员突击队从桥背村转战横坊村等地,继续开展清路、清淤等工作。几天下来,今年37岁的张毅皮肤被晒得黝黑,鬓角冒出白发,累了就席地而睡,醒了就继续干活,明明非分内的工作,为何要这么拼?张毅却义无反顾,“村里群众都是老人,洪灾当前,党员不管谁管,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n泪水\n突击队迎难而上,抢抓复产窗口\n在各个受灾村子里,总有老人给前来救援的人员递上水,并连连说着感谢。抗洪抢险一线,党旗飘扬在群众身边。\n在半空中,供电系统的“勇者”,长时间“系”在电线杆上作业,电线延伸所到之处,有一些工人在立电线杆。而在村头集中安置点,柴油发电机响起来,应急通信基站立起来,手机才有信号,村民们才能对外报平安。\n中铁十六局集团广州机场北进场路项目党支部书记孙文坚,接到救援的指令后,马不停蹄地赶来梅州,他带了20多人,并带来了两台大型装载机和两台小型带斗叉车,奋战在梅县松源镇和松口镇的大街小巷。“我们的团队采用轮班制,确保安全和保持体力,同时,我们要与其他救援队协作,他们有卡车队或拖拉机队,将淤泥运出去。”孙文坚戴着工地安全帽,大汗淋漓。\n淤泥转运场地旁二十来米,商铺一字排开,铺主正在忙着清洗物品、冲洗门窗。经营纺织门市的李阿姨左腿脚踝和膝盖缠着绷带,从二楼跑上跑下忙着搬货,她对经过的志愿者们打招呼表示感谢。“他们才是最辛苦的。”指着迎面走过来的一位黑壮大汉,李阿姨说,近几天总能看到这位干部在街上到处走动的身影。\n松口镇常务副镇长黄伟强被晒得黝黑,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的工作装。 李廷睿 摄\n黄伟强是松口镇常务副镇长。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从未更换的装扮。挽起袖子后,黄伟强被晒得黝黑的左臂上,几道初愈合的伤疤格外显眼。“抢险时刮伤的,没多大事。”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黄伟强的嗓子有些沙哑,加上感冒鼻塞,说话时的声音低沉。\n为了加快重建,松口镇从受灾较轻的20多个村抽调人手,每村8人支援清淤消杀,所有工作人员按8至10人的规模分成一支支突击队,由镇干部带队轮番上阵,“这队累了就换下一队,但机器不能停,老百姓还急着回家。”\n而在蕉岭南磜镇,村民们正在为烟叶发愁。记者见到村干部郭汉明时,他正在统计村民的损失,几位村民正在拉着他看烤烟房。“你看你看,没电了,全部新鲜烟叶都烂了。”,村民王芳桂说:“我种了22亩烟叶怎么办?”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郭汉明一边安慰村民,一边协助大家转移到高处,清出房屋给大家挑选好的烟叶,能保住一点是一点。\n梅州是农业大市,不少村庄以种植烟叶为主要收入来源。在这场洪灾中,蕉岭、梅县、平远、大埔四个烟叶产区县洪涝灾害严重,蕉岭广福、北磜烟叶工作点、梅县松源烟叶工作点等受损严重。\n眼见群众的财产受到损失,谁还能坐得住。烟草相关部门及时出动,一边抢收包装烟叶残片,整理烟叶工作点收购仓储设施设备,尽快恢复烟叶收购秩序,一边深入大田、烤房和烟农家中摸排烟农烟叶受损情况,做好受灾定损核查。\n村里的党员干部来帮忙,村民的心里就踏实了。村民郭玉淦前往干燥的房间捆成捆地搬着烟叶,房间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受潮的烟叶明显软化了,有一些已经有点黑斑。他光着上身,随意抹一下脸上的汗水,乐观地笑着说:“有三成?顶多四成,明年再来,不怕。”\n梅县区松口镇古街,党员干部正在清淤。 南方+ 张笛扬 拍摄\n汗水\n百年老宅成废墟,携手重新出发\n太阳略偏西时,阳光洒进松口古街南侧半边路面,晒得手扶拖拉机的铁皮车斗滚烫。头戴草帽的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挥动铁锹,铲起淤泥倒入车斗。6月23日,梅县松口镇洪水退去第六天,镇圩最低洼地带的清淤消杀工作接近尾声。\n相比镇圩,村庄里的清淤工作分散得多。在松源镇横坊村,党员干部利用消防车的高压水管,为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的村民家洗地、清理家具。\n但损毁的老房子,是救援队员和村干部尚无暇顾及的点位。在横坊村,倒塌的老房子有数十间,墙土、木料、瓦片等横七竖八堆在一起,需要大型设备进场才能清理干净。\n梅县区松源镇横坊村,阿婆家的老宅在洪水中垮塌。 南方+ 张笛扬 拍摄\n“多数是一二百年的老屋,水一泡就很容易倒塌。”在松源中学教书的温老师回到横坊村,跟家人一起清理房屋。他介绍,这些房屋平时没人住,被村民用来储存粮食或用于养鸡,逢年过节时才会有人回来在里面团聚,因此没有什么人员伤亡。\n舍不得埋在老屋下的稻谷和一些老物件,75岁的陈冬娥趁着下午晴朗,弓背弯腰在废墟上寻找可用之物。儿子的电钻等建筑工具放在老屋里,她努力想找出来。邻居劝她不要涉险,宽慰说“早都冲走啦,冲不走也压坏啦”,她才悻悻离去。\n倒塌老屋旁的砖房依旧坚挺。头戴蓝色安全帽的电工搭梯子在屋墙边,忙着为村民检修电路,更换被水浸坏的电表、电闸。“今晚就要通电。”操着一口浓浓湘潭口音,扶梯子的电工老师傅谢慎辉叮嘱同事“得加快速度”。\n“我们从丰顺县来的,有五六天了,每天去不同的村复电。”谢慎辉说,他和同事们都是南方电网的员工,这次从各地来梅县支援的有100多人。据悉,为尽快恢复群众的生活用电,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65人,与梅州梅县供电局223人在梅县区松源镇开展灾后抢修复电工作。截至6月22日,梅县区自然村用电基本抢通。\n下午,松源又迎来一场短暂的倾盆大雨。四面前来支援者们到老乡家里避雨,闲谈间,得知老人家的老房子亦在此次坍塌的老屋之中。看到老乡忧心忡忡,镇党委副书记谢春闻握住老人家的手说:“镇里现在正在盘点‘全倒户’,只要符合条件,将来就可以申请重建。”\n大雨初歇,救援队员们起身告别再次忙碌起来。老人望着奔向远处的队伍愁容渐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好。”\n烈日赶走乌云,阳光重回大地,穿过村庄里被洪水冲倒的老屋,洒在街角被抢救出的稻谷上。没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人在、信念在,家园就在。\n【采写】南方+记者 张盛良 徐勉 李廷睿 张笛扬\n【摄影】南方+记者 董天健 吴明(除署名外)\n【统筹】毕式明 秦文纲 王良珏 唐林珍\n", "score": 1.5311237247703584 } ] }, { "title": "洪灾肆虐,梅州紧急救援", "content": "梅州近日遭遇罕见洪灾,暴雨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导致多个乡镇严重受灾。自4月4日入汛以来,平远县累计降水量达122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造成泗水、差干等8个乡镇受灾严重[[c:2]]。截至6月21日,洪灾已导致38人死亡、2人失联,直接经济损失约58.5亿元[[c:2]]。受灾区域内,房屋倒塌、道路塌方、农作物受灾面积广泛,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村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c:2]]。面对灾情,政府和社会各界迅速展开紧急救援行动,努力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c:1]]。", "context": [ { "name": "捐赠款物超700万元,穗慈善会动员社会各界驰援梅州救灾重建", "url":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626A09A7F00", "image": { "contentUrl": "https://inews.gtimg.com/om_bt/O5KsHwX0qbV3Y-Vl6JcowDQAOunGgqsvgX3IuLuGceCkUAA/641",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Z3sTEZ1Sj34rJn8WAKpwjC&pid=News", "width": 700, "height": 525 } }, "description": "近日,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引发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情。广州市民政部门及时指导广州市慈善会向全市发出关于开展支援广东梅州地区抗洪防汛爱心捐赠倡议。 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累计捐赠超712.1万元款物用于梅州救灾和重建工作。",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腾讯网",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MEMWO6hHU7S1HdMpDK6uZw&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6T11:54:00.0000000Z", "article": "近日,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引发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情。广州市民政部门及时指导广州市慈善会向全市发出关于开展支援广东梅州地区抗洪防汛爱心捐赠倡议。 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累计捐赠超712.1万元款物用于梅州救灾和重建工作。\n洪灾来袭之际,广州市民政局驻大埔县茶阳镇工作队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全力参与转移人员、抢救物资等工作。随着洪水逐渐退去,面对受灾区域满地淤泥的状况,驻镇工作队队员迅速行动,与镇村干部一起开展灾后清理工作。连日来,驻镇工作队队员还深入受灾村落,入户慰问受灾村民,迅速向各组团单位报告茶阳镇的受灾情况,并积极动员各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为受灾群众提供慈善援助,为受灾地区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支持。\n广州发展集团将3000多份应急生活物资及时送至受灾群众手上。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南方投资集团集结番电、增电、南电、技术、汇隽5家公司共155名党员和骨干抢修力量,43台抢修车辆、3台钩机、3台吊车、5台无人机,组成应急支援抢修队伍。广州市红棉老兵飞翔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紧急集合,20名专业水域队员带着一系列专业设备出发,驰援梅州蕉岭抗洪救灾。\n洪灾无情人有情,广州市慈善会再次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为受灾群众提供慈善援助,为受灾地区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最温暖的支持!\n下一步,广州市民政部门将继续全力做好支援梅州抗洪救灾工作,指导广州市慈善会等社会组织继续对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认捐工作,做好慈善捐赠资金划款使用和监督工作。\n【参与方式】\n一、在线捐赠\n扫描二维码或小程序参与捐赠:\n二、银行汇款\n开户名称:广州市慈善会\n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越秀支行\n账号:44036301040000267\n转账备注:2024广东梅州地区水灾救灾\n三、现场捐赠\n地址: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99号10楼)\n捐赠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8:00\n联系方式:020-83364933、83371918,节假日及特殊情况以具体安排为准。\n文|记者 高焓 通讯员 张萌 李国全\n图|通讯员供图\n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n", "score": 1.2027163395347016 }, { "name": "梅州连救5人大叔讲述:有人后来去世,对方儿子没怪我,仍表达了感谢", "url": "https://www.msn.com/zh-cn/news/other/%E6%A2%85%E5%B7%9E%E8%BF%9E%E6%95%915%E4%BA%BA%E5%A4%A7%E5%8F%94%E8%AE%B2%E8%BF%B0-%E6%9C%89%E4%BA%BA%E5%90%8E%E6%9D%A5%E5%8E%BB%E4%B8%96-%E5%AF%B9%E6%96%B9%E5%84%BF%E5%AD%90%E6%B2%A1%E6%80%AA%E6%88%91-%E4%BB%8D%E8%A1%A8%E8%BE%BE%E4%BA%86%E6%84%9F%E8%B0%A2/ar-BB1oIow2", "image": { "contentUrl": "https://img-s-msn-com.akamaized.net/tenant/amp/entityid/BB1oIhLP.img?w=640&h=480&m=4&q=74",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yCjY5Z66BkUclZkp_pOr0S&pid=News", "width": 640, "height": 480 } }, "description": "据《央视新闻》6月21日报道,自4月4日入汛以来,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累计降水量122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短时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泗水、差干等8个乡镇严重受灾。 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5388人,房屋", "about": [ { "readLink": "https://api.bing.microsoft.com/api/v7/entities/0273575e-172b-d128-a5a9-7e82c48ac9db", "name": "泥石流" } ],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北青网 on MSN.com",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7S7yOUC_WEGbqRobjw2oVQ&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3T02:20:46.0000000Z", "article": "据《央视新闻》6月21日报道,自4月4日入汛以来,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累计降水量122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短时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泗水、差干等8个乡镇严重受灾。\n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5388人,房屋倒塌2247间、严重受损3203间,道路塌方4697处、农作物受灾面积6759公顷……预计直接经济损失约58.5亿元。截至6月21日15时,灾害共造成38人死亡、2人失联。\n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一度失联超30小时。22日,九派新闻记者来到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发现村中多处房屋倒塌,街道上满是淤泥,通往平远县先县城的道路抢修完成,村上电力、通信仍在抢修。\n据《央视新闻》6月21日报道,自4月4日入汛以来,广东梅州市平远县累计降水量1221.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短时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泗水、差干等8个乡镇严重受灾。 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5388人,房屋\n被洪水冲垮的祠堂和淤泥覆没的村广场。图/九派新闻 代梦颖\n随后,九派新闻采访当地一位56岁的大叔,在这场灾难中,他不顾生命危险救助了五位邻居。“他们就像是亲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n尽管,其中一名被救者不幸遇难,但对方儿子也并未责怪,而是真诚感谢了他,“他就跟我说,是我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他的父母。只是因为他父亲太重,又有心脏病。”\n最后,他表示“人活着最重要,有人才有钱,所以发大水时,我的手机放在窗台上,被后涨的洪水淹没,家里的家具、电器和一些其他东西被冲走,我都不在意,也没想过要去抢救财产。即使知道结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依然会去救,因为人不是东西,不能用金钱衡量”。\n【1】涨水\n在当地村民看来这场洪灾来的很猛,也很突然。\n湍溪村村民谢英军(化名)告诉九派新闻记者,自1990年以来,他就没有看到这么大的洪水。据悉,广东梅州多地遭遇罕见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山体滑坡、房屋倒塌。\n今年56岁的谢安告诉九派新闻,6月16日下午4时许,他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看到外面被昏黄的洪水覆没,院前的农田和低处的矮房已看不见一点痕迹。\n没过多久,水就涨至隔壁一栋较矮的自建小平房二楼,房里的两人从屋里拿出梯子,搭到旁边的房屋的院内,跑了出去。\n当时已断电,谢安料想这水或许还会继续上涨,趁着天没黑、水位并不太高时,先赶紧跑到高处,顺便填饱肚子,好捱过漆黑的夜晚。\n刚和儿子到村上,便听见有人喊“下面有人被困在房顶上,快救人啊”。于是谢安与儿子又火急火燎地跑回来,找到附近的几块木板和竹排,简单拼在一起,做成“竹筏”,方便在水里划动、救人。\n“拼起来的‘竹筏’太大,被淹没在水里的楼房和物件阻挡,划得很艰难,所以我们只好爬上楼顶的平台,把它又一块块拆开、扔到障碍物另一边,翻过去之后再重新拼起。”他说。\n谢安和儿子先救了爬到琉璃瓦屋顶上的一家三口,那位老太太身有残疾,手伸不直、使不上劲,他便一只手扒住墙壁,另一手把她拉起来、带到“竹筏”上,随后又去救她的丈夫,并让其女儿抱住一旁的栏杆,以免被洪水冲走。\n谢安家(红色箭头)与谢东强家(蓝色箭头)。图/九派新闻 代梦颖\n终于将他们一家三口救出后,谢安又听见邻居喊道,“那里还有两个人困在里面!”那是旁边的一栋更高的商品楼房,被困的两人是一对老夫妇,丈夫谢东强今年79岁。\n商品楼房的窗户皆有不锈钢护栏挡着,洪水恰好没过二楼窗户的下半截,由于不知道老夫妇在哪个房间,谢安先划着“竹筏”靠近窗户,用漂浮在水中的木头将不锈钢窗户砸开,再手脚并用地爬进去。此时,水位已没过他的大腿。\n他注意到婆婆被困在二楼与三楼之间、出不来,而楼内有一个被防护门挡着、大约一米五的高台,于是他去拔掉门闩,让婆婆在更安全的高台上避险。\n涨水的速度实在太快,不过两分钟,就从窗户的下半截涨至窗户顶,他就这样被困在屋内,潜在水底,四周只有他一人,只好从窗口游出。\n“逃出生天”的谢安随后发现邻居谢东强在右侧的窗户边,便想把他从屋内接到“竹筏”上,由于情况紧急,他不慎掉入水中。谢安便立即跟随他跳水里,从背面用手穿过其腋下,把他架起来。\n“救人的时候一定要从背面抱住他,如果从正面,他会把你当作‘救命稻草’,用尽全身的力气紧紧地抱着你,使你无法挣开、划水;还需注意要抱他的肚子,而不能从胳膊、腋下,否则他一旦挣动,或是你自己脱力,他就容易滑下去、导致口鼻进水,甚至沉入水底。”谢安识水性,年轻时救过不慎掉进河里的人,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他反复对九派新闻强调。\n然而“竹筏”却在这时被水冲走,四面八方都被水淹没,瓷砖做的墙面无法支撑,孤立无援的谢安只好带着他游至另一侧的空调外机附近。\n谢安救助遇难者现场。图/九派新闻 陶梓童\n“我两只手从他的腰部穿过、抓着空调外机的不锈钢护栏,又将膝盖弯曲、抵着他的臀部,让他坐倚在我身上,就这样坚持了将近2个小时。”他说。\n其间,谢东强的妻子从屋内找来床单,用床单将他的手臂和不锈钢护栏绑住,为谢安减轻负担。楼上也有人找来一根电视线,叫谢安的儿子过去帮忙,想把谢东强绑住、吊离水面。\n于是谢安的儿子从旁边一栋楼楼顶的平台和商品房楼的空调外机之间搭了木板、走过去,给父亲帮忙,但电视线根本吊不动。只好先绑住两人,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二人的安全。\n谢安说,当时自己实在筋疲力尽,无法分出力气和谢东强沟通,但也担心他没有呼吸,便撞了一下他的头部,听到他喘着气吭声,自己也放下心来,知道他还没事。\n“我儿子担心我一个人支撑不住多久,就从旁边找来‘竹筏’,帮我把他放到上面,用电视线把‘竹筏’拖到窗台上、固定住,我也终于可以松开他。”他说。\n而后谢安游到旁边楼的楼顶平台上休息。那时,已将近凌晨3时,水开始慢慢退去。由于不能确定后续是否会继续涨水,他没有离开,而是在平台上观察水位,同时与楼内高台上谢东强的妻子对话,安慰她。\n“我说你别怕,竹排就放在窗台这,如果水继续上涨,我的竹排也会顺着上涨,你可以爬出窗台,到竹排上去,我会再过去救你,如果水退下来,你也可以安全从楼里走出来。”他说。\n就这样,谢安在楼顶平台上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晚,直到天亮,他也没有离开。\n洪水终于退去后,露出楼间的小路,它被深厚的淤泥覆盖,歪斜地堆积着许多从楼房里冲出来的杂物和山上的断木、石头。\n此时,谢安和儿子也筋疲力尽,快虚脱了,“我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才起来,晚上醒了之后就吃了几个面包”。晚上谢安就回到武平县,找到县城里的女儿、哥哥,报平安。由于村上缺少物资,他还买了塑料桶,接了1000斤的水送回村。之后他们还发现,身上有不少救人时留下的伤口,“我儿子脚背面被玻璃削去了一整块皮”。\n他的妻子见他一晚上没回家,连饭也没有吃,于是便一路呼唤其名字,“后来我回来了,我老婆眼泪都在眼圈里打转。”他说,妻子知晓他去救人之后,哽咽着埋怨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却这么不顾自己安危。“我的确没有想到。”\n问及是否想过自己可能也会被洪水卷走时,谢安回应道,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情况紧急,又是邻居,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洪水淹没,肯定要去救的。自己也压根感觉不到累,一心只想着要坚持抱住人,把他救下来,不能让他落入水中。\n“人活着最重要,有人才有钱,所以发大水时,我的手机放在窗台上,被后涨的洪水淹没,家里的家具、电器和一些其他东西被冲走,我都不在意,也没想过要去抢救财产。但人不是东西,不能用金钱衡量。即使知道结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依然会去救。”他说。\n山体滑坡将谢安家的墙壁推倒。图/九派新闻 陶梓童\n谢安表示,谢东强的家人告诉自己,当时自己把他救上来很久之后,人没了呼吸。他们判断或许是因为他年纪太大、加上泡水时间太长、失温导致的,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心脏病。\n事情发生后,谢安担心谢东强的儿子会认为,是自己没能将其父亲救活,“那样我会感到愧疚。我就跟他说你要理解我,我也尽力救了你的父亲,我也不是有意的,只是一心想把他救出来。”\n但对方并没有责怪谢安。“他就跟我说,无论如何都不会怪我,因为我是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他的父母。只是因为他父亲太重,又有心脏病,平时我们都不敢跟他置气、斗嘴。”之后,谢东强的儿子表达了感谢,佩服谢安能够将他的父亲抱着坚持那么久,也让他没有吃到水。\n之后九派新闻从村民谢英军口中得知,遇难者谢东强曾是在村上的民办小学担任语文老师,也被对方教过几年。“我记得他的板书字体很漂亮,教学也很有水平。”谢英军说,有时候在村里遇上对方,他还会喊上一句“老师好”。\n但谢东强的教育生涯并没有维持很久,过了四五年后,他没有继续教书了,转而进入村子的生产队工作,政府实行分产到户后,就在田地里种种庄稼。谢英军说,谢东强以前的家在另外一处,但因房屋破旧,于是在村上买了一套商品房居住,一直住到现在。\n但谁也没有想到意外会降临,尽管有邻居救助,但谢东强还是遇难了。“第二天下午,我去下面搬东西,在村里的水井那边还看到他的老婆了。”谢英军回忆,谢东强妻子的状态不佳,很伤心,同行的还有其亲戚,正在商量谢东强的遗体该如何处置。\n“当时村子道路都没通,没有网络,跟外界失去了联系。”6月20日,村子通向福建龙岩武平县的道路才挖通,谢东强的家人才运送其遗体从武平县绕回了广东梅州平远县。他表示,谢东强与其妻子育有二儿一女,目前其遗体放置在县城。\n", "score": 1.1046582025003577 } ] }, { "title": "社区齐心,重建家园希望", "content": "在梅州洪灾过后,社区成员齐心协力,积极投身于家园重建工作。各地志愿者和社区成员迅速行动,清理淤泥和垃圾,恢复基础设施。梅县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张毅表示,他们从6月16日晚开始清理受灾区域,争分夺秒地恢复道路、电力和水源[[c:4]]。与此同时,广州市慈善会和广东省客家商会等社会组织也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后重建工作,累计捐赠款物超过700万元[[c:1]][[c:3]]。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各村镇逐步恢复生机,村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c:2]]。", "context": [ { "name": "捐赠款物超700万元,穗慈善会动员社会各界驰援梅州救灾重建", "url":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626A09A7F00", "image": { "contentUrl": "https://inews.gtimg.com/om_bt/O5KsHwX0qbV3Y-Vl6JcowDQAOunGgqsvgX3IuLuGceCkUAA/641",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Z3sTEZ1Sj34rJn8WAKpwjC&pid=News", "width": 700, "height": 525 } }, "description": "近日,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引发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情。广州市民政部门及时指导广州市慈善会向全市发出关于开展支援广东梅州地区抗洪防汛爱心捐赠倡议。 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累计捐赠超712.1万元款物用于梅州救灾和重建工作。",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腾讯网",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MEMWO6hHU7S1HdMpDK6uZw&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6T11:54:00.0000000Z", "article": "近日,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引发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灾情。广州市民政部门及时指导广州市慈善会向全市发出关于开展支援广东梅州地区抗洪防汛爱心捐赠倡议。 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累计捐赠超712.1万元款物用于梅州救灾和重建工作。\n洪灾来袭之际,广州市民政局驻大埔县茶阳镇工作队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全力参与转移人员、抢救物资等工作。随着洪水逐渐退去,面对受灾区域满地淤泥的状况,驻镇工作队队员迅速行动,与镇村干部一起开展灾后清理工作。连日来,驻镇工作队队员还深入受灾村落,入户慰问受灾村民,迅速向各组团单位报告茶阳镇的受灾情况,并积极动员各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为受灾群众提供慈善援助,为受灾地区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支持。\n广州发展集团将3000多份应急生活物资及时送至受灾群众手上。广州城投集团下属南方投资集团集结番电、增电、南电、技术、汇隽5家公司共155名党员和骨干抢修力量,43台抢修车辆、3台钩机、3台吊车、5台无人机,组成应急支援抢修队伍。广州市红棉老兵飞翔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紧急集合,20名专业水域队员带着一系列专业设备出发,驰援梅州蕉岭抗洪救灾。\n洪灾无情人有情,广州市慈善会再次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单位、爱心企业,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为受灾群众提供慈善援助,为受灾地区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最温暖的支持!\n下一步,广州市民政部门将继续全力做好支援梅州抗洪救灾工作,指导广州市慈善会等社会组织继续对接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认捐工作,做好慈善捐赠资金划款使用和监督工作。\n【参与方式】\n一、在线捐赠\n扫描二维码或小程序参与捐赠:\n二、银行汇款\n开户名称:广州市慈善会\n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越秀支行\n账号:44036301040000267\n转账备注:2024广东梅州地区水灾救灾\n三、现场捐赠\n地址: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99号10楼)\n捐赠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2:00,14:00-18:00\n联系方式:020-83364933、83371918,节假日及特殊情况以具体安排为准。\n文|记者 高焓 通讯员 张萌 李国全\n图|通讯员供图\n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n", "score": 1.2027163395347016 }, { "name": "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 "url": "https://gz.news.fang.com/open/50476325.html", "image": { "contentUrl": "http://imgwcs3.soufunimg.com/news/2023_11/22/c2f5f2fd-06eb-4e62-9c51-2bb7cdc41518.png",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gkwIWFc8vN4qxktXxYMMLS&pid=News", "width": 640, "height": 400 } }, "description": "【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连续强降雨导致梅州多地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平远县等地受灾严重。洪灾过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迅速开展清淤和防疫工作,村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挖土机清除障碍,志愿者支援村庄,村民们终于吃上了热饭。",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gz.news.fang",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6zA6ru2Wmp8a8CmhZ-DWZw&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4T04:05:00.0000000Z", "article": "摘要:\n【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连续强降雨导致梅州多地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平远县等地受灾严重。洪灾过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迅速开展清淤和防疫工作,村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挖土机清除障碍,志愿者支援村庄,村民们终于吃上了热饭。\n正文:\n最近,梅州连续强降雨导致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地方受灾严重。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的村民们正忙着用 水管 清洗家里的淤泥,街道上堆满了树枝、杂物和死禽。挖土机也在现场忙碌着。消防救援队伍完成既定任务后,马上派出大功率水罐消防车和指战员,协同政府开展道路清障和清淤工作,便民服务如送水冲洗等也在同步进行。\n梅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出,洪水可能导致周边环境、水体和食物污染,蚊虫大量繁殖。受灾地区有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梅州市及严重受灾的平远、蕉岭、大埔等地迅速组织卫生防疫消杀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村民谢强斌说,连续几天清淤让他的皮肤泡烂了,但志愿者的支援让他看到了希望。村里大部分区域已经恢复了水电和网络,他终于吃上了热饭。广东省卫健委也进行了消杀,但街道上还有些味道尚未消散。\n通往平远县多个自然村的道路也已经顺利抢通,这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还缓解了物资紧缺状况,有效保障了灾后重建工作。村民们在政府和志愿者的帮助下,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常。\n小编点评:\n这次梅州的洪灾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互助互爱的力量。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反应,组织力量清障清淤,并开展防疫消杀工作,大大降低了灾后传染病的风险。最让人感动的是志愿者们,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在一起,帮助受灾村民恢复生活。谢强斌等村民能吃上热饭,通水通电,也说明这些努力是卓有成效的。灾后恢复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是人心的安定。有了这些支援,村民们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希望梅州早日重建美好家园,村民们能够安居乐业。\n洪灾,\n村民,\n清淤,\n防疫\n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n", "score": 0.9356674497447444 }, { "name": "赈灾行动 | 广东省客家商会捐款捐物支援梅州救灾", "url":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4A043BH00", "image": { "contentUrl": "https://inews.gtimg.com/om_bt/OTV0cT5Dh4-5W3C_rRtMOUAn8ubiK70-gGwgE3Z22TW1QAA/641",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L8HXfC2vCKq6Hhw1_yTB_S&pid=News", "width": 700, "height": 466 } }, "description": "△ 爱心物资捐赠仪式。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忠豪,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叶洪清,市红十字会科长陈艳珠;广东省客家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温智雅,企业家代表钟新球、章礼民、叶华华、古少翔,原副秘书长朱爱铭等参加了仪式。 6月23日,广东省客家商会秘书处将募集的60万元救灾善款和价值11万元的救灾物资送抵梅州。善款将通过梅州市红十字会统一分配给受灾严重的平远、蕉岭、梅县、大埔等县 (区),助力当地救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腾讯网",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z5yLgSgBNRsE9jRkGGoXPg&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4T05:09:00.0000000Z", "article": "汇聚客商力量 守护美好家园\n近日,梅州洪灾一直牵动着众多在外客商的心。在灾情发生后,广东省客家商会积极发动广大会员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汇聚客商爱心力量,支援客都救灾工作。\n△ 爱心物资捐赠仪式。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忠豪,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叶洪清,市红十字会科长陈艳珠;广东省客家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温智雅,企业家代表钟新球、章礼民、叶华华、古少翔,原副秘书长朱爱铭等参加了仪式。\n△ 救灾善款捐赠仪式。左起:钟新球、温智雅、王忠豪、叶洪清。\n6月23日,广东省客家商会秘书处将募集的60万元救灾善款和价值11万元的救灾物资送抵梅州。善款将通过梅州市红十字会统一分配给受灾严重的平远、蕉岭、梅县、大埔等县 (区),助力当地救灾减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n△ 商会代表在梅州市委了解各县救灾工作情况\n在梅期间,商会代表和梅州市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忠豪感谢商会及会员企业家们对梅州救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每当梅州遇到自然灾害等困难时期,都能收到来自客商的爱心助力,充分体现了客商的社会责任和家乡情怀。\n△ 商会此次筹集的物资包括医疗用品、消杀用品、充电宝、伞具、八宝粥、牛奶等,将被分配送到灾情严重的蕉岭新铺、梅县松口等地。\n商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温智雅介绍说,商会发起募捐以来,大百汇集团、珑远集团、喜之郎、珠江电缆、富源集团等成员企业率先响应,广大会员踊跃参与,同时得到稳健医疗等企业的协同支持,各方从深圳、武汉等地紧急调配物资,大家汇爱心、行善举、聚能量,希望能为灾区群众的生活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尽一份力。\n△ 商会在蕉岭县新铺镇向受灾群众派发物资\n举行了简单的捐赠仪式后,载满爱心物资的货车迅速开往灾区,并在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协调下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商会代表还实地走访了蕉岭县新铺镇等灾区,向当地群众派发生活必需品,了解地方救灾减灾工作情况。\n△ 走访受灾群众\n据了解,近日,广东省客家商会诸多成员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支持梅州救灾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现社会担当,书写客商大爱。\n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n", "score": 1.0110336825622945 }, { "name": "有你们在,家园就在——梅州洪灾救援重建一线侧记", "url":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bebb3a9bcd.shtml", "image": { "contentUrl": "https://nfassetoss.southcn.com/__asset/9583f3c385/2b47011f68.jpg",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Al48SbHEr2U0G0iAC3UywC&pid=News", "width": 640, "height": 480 } }, "description": "下午,松源又迎来一场短暂的倾盆大雨。四面前来支援者们到老乡家里避雨,闲谈间,得知老人家的老房子亦在此次坍塌的老屋之中。看到老乡忧心忡忡,镇委副书记谢春围握住老人家的手说:“镇里现在正在盘点‘全倒户’,只要符合条件,将来就可以申请重建。”",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南方网",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NWJc6cCyBOgPb30SWN5b1A&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5T00:56:00.0000000Z", "article": "风雨过后,重建家园在即。\n6月23日,梅州洪灾已过去整整一周。受灾区域,洪水退尽,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这些有组织或自发而来的救援重建力量,汇成一股股暖流。\n军绿色鞋子、红色马甲、白色短袖、普通汗衫……无论哪种着装,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在街区、在村庄、在田野……分不清是当地人或是远来的支援者,大家埋头苦干,不分彼此,目标只有一个——加快重建家园。\n“我们从16日晚9时赶到洪灾现场,清理好一处就到下一处,每天都跟不同的人在一起奋战。”梅县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张毅汗流浃背,从一座满是淤泥的房子里探出头来说。\n时间滴滴答答流逝,人们争分夺秒,因大水肆虐而被侵袭的家园正在一点一滴恢复生机,受灾镇村里,好消息正不断传来——路通了、电通了、网通了,各个村子的水也基本通了。\n一个个小家门前,垃圾和沙石从家中被冲洗出来;一个个村庄路边,冲刷掉淤泥的桌椅曝晒阳光。梅州,正加快脚步重焕生机与活力。\n洪水\n“洪灾当前,党员不管谁管”\n今年60岁的梁媚家住松口镇古街,往日步行就能走到梅江边享受江风拂面。这几天,古街的路不好走。大水侵袭之下,古街老宅被淹没。大水一退,步行街成了“泥水街”,寸步难行。\n在梁媚的记忆中,由于地势低洼,洪水漫上街区是常有的事,但今年又快又急的洪水涨至第二层一半高,损失是“历来最大”。\n走进屋内,又湿又黑。爬上三楼,凌乱中有个床位,“这是我婆婆紧急上来住的地方。”梁媚皱着眉头说自己腰痛,这几天爬上爬下腰都直不了。她的婆婆今年77岁,洪水来得快,她从一楼搬上二楼,又从二楼搬上三楼,最终在三楼自己度过了两天两夜,直到洪水退去,她的儿子麦远文匆匆忙忙过来把她带去镇上,得以洗澡休息。\n“他这几天总是奔忙,看不见人影,一会巡夜,一会救人,我习惯了,他肯定是先帮他人。”梁媚对丈夫麦远文的埋怨中又带着些许自豪。麦远文是松口爱群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大水一来,麦远文就前去转移群众,此后几日没了联系,梁媚再见到麦远文时,他满身泥泞没了人样,梁媚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n像麦远文这样在汛情中“失联”几日的党员干部,并非个案。远在山区的平远县泗水镇是此次受灾区域中信号中断的几个区域之一。信号没了,泗水镇卫生院院长凌宏杰和同事们便克服困难,徒步数小时回到卫生院,面对面和群众了解各村的应急需求,在应急直升机送达急救人员后,得以更快开展急救和转移工作。\n“当时通信断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去巡诊,作为镇里唯一的医疗力量,希望让村民看到我们心里有安全感。”凌宏杰说。这样的情况,在周边各镇都在发生,山区卫生院这一抹红色,对有就医需求的群众而言就是希望的颜色。\n在梅县区松源镇横坊村,“一楼淤泥近20厘米厚,不及时清理就会结成硬块了。”穿着救援服装的张毅从民房中探出头来,汗水和脏水湿了他的衣服。透过窗户,记者看到一个清淤攻坚小组正在加紧作业,他们先清淤、后冲水,再排成队把黄泥水推出门外。\n张毅和他率领的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成员,在6月16日晚9时许到达松源镇。“总共14个人,其中5名是党员。”张毅说,抵达救援地时,水位已经涨到了二楼,他和队员开着冲锋艇四处搜寻被困人员。\n救援完成了,但张毅和队伍没有离开或是休息。这支党员突击队从桥背村转战横坊村等地,继续开展清路、清淤等工作。几天下来,今年37岁的张毅皮肤被晒得黝黑,鬓角冒出白发,累了就席地而睡,醒了就继续干活,明明非分内的工作,为何要这么拼?张毅却义无反顾,“村里群众都是老人,洪灾当前,党员不管谁管,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n泪水\n突击队迎难而上,抢抓复产窗口\n在各个受灾村子里,总有老人给前来救援的人员递上水,并连连说着感谢。抗洪抢险一线,党旗飘扬在群众身边。\n在半空中,供电系统的“勇者”,长时间“系”在电线杆上作业,电线延伸所到之处,有一些工人在立电线杆。而在村头集中安置点,柴油发电机响起来,应急通信基站立起来,手机才有信号,村民们才能对外报平安。\n中铁十六局集团广州机场北进场路项目党支部书记孙文坚,接到救援的指令后,马不停蹄地赶来梅州,他带了20多人,并带来了两台大型装载机和两台小型带斗叉车,奋战在梅县松源镇和松口镇的大街小巷。“我们的团队采用轮班制,确保安全和保持体力,同时,我们要与其他救援队协作,他们有卡车队或拖拉机队,将淤泥运出去。”孙文坚戴着工地安全帽,大汗淋漓。\n淤泥转运场地旁二十来米,商铺一字排开,铺主正在忙着清洗物品、冲洗门窗。经营纺织门市的李阿姨左腿脚踝和膝盖缠着绷带,从二楼跑上跑下忙着搬货,她对经过的志愿者们打招呼表示感谢。“他们才是最辛苦的。”指着迎面走过来的一位黑壮大汉,李阿姨说,近几天总能看到这位干部在街上到处走动的身影。\n松口镇常务副镇长黄伟强被晒得黝黑,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的工作装。 李廷睿 摄\n黄伟强是松口镇常务副镇长。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从未更换的装扮。挽起袖子后,黄伟强被晒得黝黑的左臂上,几道初愈合的伤疤格外显眼。“抢险时刮伤的,没多大事。”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黄伟强的嗓子有些沙哑,加上感冒鼻塞,说话时的声音低沉。\n为了加快重建,松口镇从受灾较轻的20多个村抽调人手,每村8人支援清淤消杀,所有工作人员按8至10人的规模分成一支支突击队,由镇干部带队轮番上阵,“这队累了就换下一队,但机器不能停,老百姓还急着回家。”\n而在蕉岭南磜镇,村民们正在为烟叶发愁。记者见到村干部郭汉明时,他正在统计村民的损失,几位村民正在拉着他看烤烟房。“你看你看,没电了,全部新鲜烟叶都烂了。”,村民王芳桂说:“我种了22亩烟叶怎么办?”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郭汉明一边安慰村民,一边协助大家转移到高处,清出房屋给大家挑选好的烟叶,能保住一点是一点。\n梅州是农业大市,不少村庄以种植烟叶为主要收入来源。在这场洪灾中,蕉岭、梅县、平远、大埔四个烟叶产区县洪涝灾害严重,蕉岭广福、北磜烟叶工作点、梅县松源烟叶工作点等受损严重。\n眼见群众的财产受到损失,谁还能坐得住。烟草相关部门及时出动,一边抢收包装烟叶残片,整理烟叶工作点收购仓储设施设备,尽快恢复烟叶收购秩序,一边深入大田、烤房和烟农家中摸排烟农烟叶受损情况,做好受灾定损核查。\n村里的党员干部来帮忙,村民的心里就踏实了。村民郭玉淦前往干燥的房间捆成捆地搬着烟叶,房间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受潮的烟叶明显软化了,有一些已经有点黑斑。他光着上身,随意抹一下脸上的汗水,乐观地笑着说:“有三成?顶多四成,明年再来,不怕。”\n梅县区松口镇古街,党员干部正在清淤。 南方+ 张笛扬 拍摄\n汗水\n百年老宅成废墟,携手重新出发\n太阳略偏西时,阳光洒进松口古街南侧半边路面,晒得手扶拖拉机的铁皮车斗滚烫。头戴草帽的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挥动铁锹,铲起淤泥倒入车斗。6月23日,梅县松口镇洪水退去第六天,镇圩最低洼地带的清淤消杀工作接近尾声。\n相比镇圩,村庄里的清淤工作分散得多。在松源镇横坊村,党员干部利用消防车的高压水管,为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的村民家洗地、清理家具。\n但损毁的老房子,是救援队员和村干部尚无暇顾及的点位。在横坊村,倒塌的老房子有数十间,墙土、木料、瓦片等横七竖八堆在一起,需要大型设备进场才能清理干净。\n梅县区松源镇横坊村,阿婆家的老宅在洪水中垮塌。 南方+ 张笛扬 拍摄\n“多数是一二百年的老屋,水一泡就很容易倒塌。”在松源中学教书的温老师回到横坊村,跟家人一起清理房屋。他介绍,这些房屋平时没人住,被村民用来储存粮食或用于养鸡,逢年过节时才会有人回来在里面团聚,因此没有什么人员伤亡。\n舍不得埋在老屋下的稻谷和一些老物件,75岁的陈冬娥趁着下午晴朗,弓背弯腰在废墟上寻找可用之物。儿子的电钻等建筑工具放在老屋里,她努力想找出来。邻居劝她不要涉险,宽慰说“早都冲走啦,冲不走也压坏啦”,她才悻悻离去。\n倒塌老屋旁的砖房依旧坚挺。头戴蓝色安全帽的电工搭梯子在屋墙边,忙着为村民检修电路,更换被水浸坏的电表、电闸。“今晚就要通电。”操着一口浓浓湘潭口音,扶梯子的电工老师傅谢慎辉叮嘱同事“得加快速度”。\n“我们从丰顺县来的,有五六天了,每天去不同的村复电。”谢慎辉说,他和同事们都是南方电网的员工,这次从各地来梅县支援的有100多人。据悉,为尽快恢复群众的生活用电,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65人,与梅州梅县供电局223人在梅县区松源镇开展灾后抢修复电工作。截至6月22日,梅县区自然村用电基本抢通。\n下午,松源又迎来一场短暂的倾盆大雨。四面前来支援者们到老乡家里避雨,闲谈间,得知老人家的老房子亦在此次坍塌的老屋之中。看到老乡忧心忡忡,镇党委副书记谢春闻握住老人家的手说:“镇里现在正在盘点‘全倒户’,只要符合条件,将来就可以申请重建。”\n大雨初歇,救援队员们起身告别再次忙碌起来。老人望着奔向远处的队伍愁容渐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好。”\n烈日赶走乌云,阳光重回大地,穿过村庄里被洪水冲倒的老屋,洒在街角被抢救出的稻谷上。没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人在、信念在,家园就在。\n【采写】南方+记者 张盛良 徐勉 李廷睿 张笛扬\n【摄影】南方+记者 董天健 吴明(除署名外)\n【统筹】毕式明 秦文纲 王良珏 唐林珍\n", "score": 1.5311237247703584 } ] }, { "title": "健康防疫,确保灾后安全", "content": "洪灾过后,梅州面临严峻的公共卫生风险,可能引发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的传播[[c:1]]。为确保灾后安全,政府和卫生部门迅速展开防疫行动,组织大规模的消毒和卫生清理工作。消防救援队伍和志愿者们协同作战,使用大功率水罐消防车清理道路和淤泥,确保环境卫生[[c:1]]。此外,广东省卫健委也积极参与消杀工作,努力降低传染病风险[[c:1]]。在多方努力下,受灾地区的水电和网络逐步恢复,村民们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健康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c:1]]。", "context": [ { "name": "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 "url": "https://gz.news.fang.com/open/50476325.html", "image": { "contentUrl": "http://imgwcs3.soufunimg.com/news/2023_11/22/c2f5f2fd-06eb-4e62-9c51-2bb7cdc41518.png",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VFT.gkwIWFc8vN4qxktXxYMMLS&pid=News", "width": 640, "height": 400 } }, "description": "【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连续强降雨导致梅州多地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平远县等地受灾严重。洪灾过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迅速开展清淤和防疫工作,村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挖土机清除障碍,志愿者支援村庄,村民们终于吃上了热饭。",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gz.news.fang", "image": { "thumbnail": { "contentUrl": "https://www.bing.com/th?id=ODF.6zA6ru2Wmp8a8CmhZ-DWZw&pid=news" } } } ], "datePublished": "2024-06-24T04:05:00.0000000Z", "article": "摘要:\n【梅州洪灾后清淤进行时:民生恢复,村民吃上热饭】连续强降雨导致梅州多地发生洪水和山体滑坡,平远县等地受灾严重。洪灾过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迅速开展清淤和防疫工作,村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挖土机清除障碍,志愿者支援村庄,村民们终于吃上了热饭。\n正文:\n最近,梅州连续强降雨导致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地方受灾严重。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的村民们正忙着用 水管 清洗家里的淤泥,街道上堆满了树枝、杂物和死禽。挖土机也在现场忙碌着。消防救援队伍完成既定任务后,马上派出大功率水罐消防车和指战员,协同政府开展道路清障和清淤工作,便民服务如送水冲洗等也在同步进行。\n梅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出,洪水可能导致周边环境、水体和食物污染,蚊虫大量繁殖。受灾地区有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梅州市及严重受灾的平远、蕉岭、大埔等地迅速组织卫生防疫消杀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村民谢强斌说,连续几天清淤让他的皮肤泡烂了,但志愿者的支援让他看到了希望。村里大部分区域已经恢复了水电和网络,他终于吃上了热饭。广东省卫健委也进行了消杀,但街道上还有些味道尚未消散。\n通往平远县多个自然村的道路也已经顺利抢通,这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还缓解了物资紧缺状况,有效保障了灾后重建工作。村民们在政府和志愿者的帮助下,生活正在逐渐恢复正常。\n小编点评:\n这次梅州的洪灾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互助互爱的力量。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反应,组织力量清障清淤,并开展防疫消杀工作,大大降低了灾后传染病的风险。最让人感动的是志愿者们,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在一起,帮助受灾村民恢复生活。谢强斌等村民能吃上热饭,通水通电,也说明这些努力是卓有成效的。灾后恢复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是人心的安定。有了这些支援,村民们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希望梅州早日重建美好家园,村民们能够安居乐业。\n洪灾,\n村民,\n清淤,\n防疫\n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n", "score": 0.9356674497447444 } ] }, { "title": "受灾居民的坚韧与希望", "content": "梅州洪灾中,受灾居民展现出惊人的坚韧与希望。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许多居民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保护家人和财产。梁媚一家在洪水来袭时,迅速将77岁的婆婆转移到安全的高处,尽管家中损失惨重,但他们依然保持乐观[[c:2]]。与此同时,社区党员干部如梁媚的丈夫麦远文,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帮助转移群众,展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c:2]]。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居民们互相扶持,共同努力,逐步恢复正常生活,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c:1]]。", "context": [ { "name": "广东梅州16万人受灾背后,一场“始料未及”的大洪水", "url": "https://www.cnr.cn/gd/guangdongyaowen/20240620/t20240620_526755525.shtml", "description": "6月19日11时,发生洪灾3天后,梅州市三防应急指挥部再次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足见救灾形势之严峻。 根据梅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情况通报,截至18日11时,梅州暴雨造成164634人受灾。",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央广网" } ], "datePublished": "2024-06-20T10:53:00.0000000Z", "article": "央广网梅州6月20日消息(记者罗世伟)一场大暴雨,给梅州带来罕见的洪涝灾害。6月19日11时,发生洪灾3天后,梅州市三防应急指挥部再次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足见救灾形势之严峻。\n根据梅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情况通报,截至18日11时,梅州暴雨造成164634人受灾。本轮强降雨影响梅州全市,平远县、蕉岭县、梅县区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已有人员伤亡。\n央广网记者采访获悉,目前,梅州当地仍有村镇道路未打通,水电、通讯未恢复,救援工作正全力开展中。对于此次洪灾,当地多位受访者表示“始料未及”。\n26厘米\n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三泰村王乐家的房子至少有30年历史。\n6月16日15时许,三泰村河流水位暴涨,洪水侵入村屋,停电随之而来。当时,王乐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和两个1岁的孩子。\n起初村民以为,“这次涨水不是什么大事”。直至当天19时,大水从一楼涨到二楼,足有3米高。三泰村突然成了“孤岛”,水电断了,和外界的通讯联系也断了。\n“以前有过厉害的洪水,那会儿家里的水位也就26厘米高,该有几十年了。”王乐记不清村庄上一次遭遇洪水的时间。26厘米说的是他父亲刻在家门口的洪水标记。刻下标记时,家里的百岁老人曾说,“从没见过这样的洪水”。\n6月16日洪水前的三泰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洪水过后的三泰村(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村里人应对洪水的经验不多,警惕性自然也不强。\n三泰村下辖新村、立禾畲村、金山村等多个自然村。王乐家在新村,旁边就是河流。涨水时,原来的小河变成大川,冲垮了许多老土房,道路严重塌方。\n王乐家开设的便民药店遭受洪水重创,“10万损失肯定是有的”。洪水退去,他的家里遍地淤泥,木质家具泡水倒落,满目狼藉。\n王乐家里受损情况(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从清明到现在,雨水基本没停过。”王乐说,梅州的雨已连续下了几个月。6月17日,洪水发生次日,家里的小孩和老人临时转移至地势较高的邻居家。因为乡道不通,18日下午,县城的亲戚徒步几公里到三泰村,将王乐一家接走。\n王乐告诉记者,洪水未造成村庄人员伤亡。但当地水电、通信仍未恢复。后续,他们希望能尽快投入到村庄清理淤泥、消杀防疫灾后重建工作中去。\n翻山越岭回家\n洪水过后,在梅州市区居住的刘虹,和亲人断联将近3天。\n刘虹的父母、叔父、叔母、侄子被困在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肩峰下村,“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信号”。瘫痪在家的叔叔尤其让她牵挂。\n肩峰下村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群山环抱之中,一条小小的差干河流经村庄。河对面便是福建。受强降水云系影响,差干河上游的竹岭发电站被洪水冲溃。\n“雨下得实在太多了。”同村的王志坚告诉央广网记者,洪水发生前,差干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村民以为高地更安全,想往山上跑,“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连山都塌了”。\n王志坚也无法与村里的父亲和奶奶取得联系。17日,他计划骑摩托,从平远县城赶回肩峰下村。沿途一路尽是山体滑坡、路基坍塌,“不像洪灾,倒像地震”。摩托车自然没法骑。\n翻山越岭回家(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花了5个小时,王志坚徒步到东石镇,又花了5个小时,这才抵达金田村。金田村再往前走才是肩峰下村。然而前方实在无路可走,他只得原路返回。“柏油路成了断头路,而且路面淤泥大量堆积,踩着水鞋很难从里面拔出来。”王志坚说。\n19日,王志坚改道福建,翻山越岭,过桥渡河,用时3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位于山脚的村庄。村里倒塌、受损房屋过半。王志坚家的红砖房也被洪水冲垮了。\n好在三四十位老人相安无事。“老人讲村子上一次发生大洪水还是1983年。但如此严重的山体滑坡,他们也是第一次见。”王志坚说。\n村里还有人养了将近一百头猪,存活下来的仅百分之一二,大家宰来分着吃。\n“现在村里还没有通水电,特别是缺水。”王志坚说,目前村民都已转移至安全地带。他一一确认情况后,又原路返回,给全村村民的家人报平安。\n当晚,刘虹接到了王志坚发来的消息。“楼房几乎都倒了,只有一两间房还在,叔叔当时就睡在没有倒塌的房间。”刘虹说。\n救援挺进孤岛\n暴发的山洪导致梅州多处地方出现严重水毁。目前,仍有少部分村镇未打通进村道路。紧急情况下,直升机成为空地应急救援的关键。\n村庄受损严重(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n王阅告诉记者,南磜镇三泰村邻近的立禾畲村,此前一度失联。19日,直升机发现村民摇旗传报的求助信号,随后降落至村落,为村民带来了第一批救援物资,村民们看到了希望。\n“直升机20日也会去到我们村里。”泗水镇肩峰下村的王志坚说,抢修乡道至少还要一周,直升机的到来将大大地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n6月17日以来,广东省航空救援中心已出动5台直升机执行梅州洪灾航空救援任务。目前,广东省航空救援中心累计向灾区运送专业救援人员、技术人员、医护人员、防汛抗灾专家等人员超过600人次,运送发电机、食品、饮用水、医疗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51批次约40吨,从灾区转运出重伤患者14人,转移群众48人。\n“我们主要参与搜寻、转移受灾群众等工作。”广东省蓝天救援队副队长胡承宇介绍,因为部分地区道路、通信受阻,车辆、船只无法进入,队员们乘坐直升机前往不同村镇开展救援。“一些村庄可以坐直升机进去,也有的找不到降落点,只能徒步走进去。”胡承宇表示 。\n暴雨洪水过后,当地急需物资。记者获悉,灾情发生后,梅州梅县、大埔、平远、蕉岭均发布募捐倡议,呼吁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援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呼吁一出,社会各界纷纷响应,爱心物资向梅州市涌来。其中,平远县于6月18日在捐赠倡议发布5个多小时后,共收到防洪救灾捐款224笔,共156471.61元。\n抗洪救灾进行时,广东集全省之力驰援梅州。6月20日,记者从广东省三防办和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国家防办多次调度指导广东省防汛救灾工作,国家防总维持针对广东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向广东省调拨中央防汛抢险物资装备22万余件(台、套、件)、中央救灾物资5000件。广东继续调派中央驻粤企业和省级抢险救援队伍、装备支援梅州,开展抢险救灾工作。\n截至6月19日,梅州地区受影响停电的33个乡镇已有11个全部恢复用电,平远全县断电乡镇已清零,重灾区泗水镇的生命通道成功抢通……一条条好消息接连传来。\n目前,各项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文中王乐、刘虹、王志坚均为化名)\n", "score": 1.2345463573223454 }, { "name": "有你们在,家园就在——梅州洪灾救援重建一线侧记", "url":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6/25/content_31039357.htm", "description": "6月23日,梅州洪灾已过去整整一周。受灾区域,洪水退尽 ... 在6月16日晚9时许到达松源镇。“总共14个人,其中5名是党员。”张毅说,抵达救援 ...", "provider": [ { "_type": "Organization", "name": "深圳新闻网" } ], "datePublished": "2024-06-25T01:15:00.0000000Z", "article": "风雨过后,重建家园在即。\n6月23日,梅州洪灾已过去整整一周。受灾区域,洪水退尽,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这些有组织或自发而来的救援重建力量,汇成一股股暖流。\n军绿色鞋子、红色马甲、白色短袖、普通汗衫……无论哪种着装,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在街区、在村庄、在田野……分不清是当地人或是远来的支援者,大家埋头苦干,不分彼此,目标只有一个——加快重建家园。\n“我们从16日晚9时赶到洪灾现场,清理好一处就到下一处,每天都跟不同的人在一起奋战。”梅县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张毅汗流浃背,从一座满是淤泥的房子里探出头来说。\n时间滴滴答答流逝,人们争分夺秒,因大水肆虐而被侵袭的家园正在一点一滴恢复生机,受灾镇村里,好消息正不断传来——路通了、电通了、网通了,各个村子的水也基本通了。\n一个个小家门前,垃圾和沙石从家中被冲洗出来;一个个村庄路边,冲刷掉淤泥的桌椅曝晒阳光。梅州,正加快脚步重焕生机与活力。\n洪水\n“洪灾当前,党员不管谁管”\n今年60岁的梁媚家住松口镇古街,往日步行就能走到梅江边享受江风拂面。这几天,古街的路不好走。大水侵袭之下,古街老宅被淹没。大水一退,步行街成了“泥水街”,寸步难行。\n在梁媚的记忆中,由于地势低洼,洪水漫上街区是常有的事,但今年又快又急的洪水涨至第二层一半高,损失是“历来最大”。\n走进屋内,又湿又黑。爬上三楼,凌乱中有个床位,“这是我婆婆紧急上来住的地方。”梁媚皱着眉头说自己腰痛,这几天爬上爬下腰都直不了。她的婆婆今年77岁,洪水来得快,她从一楼搬上二楼,又从二楼搬上三楼,最终在三楼自己度过了两天两夜,直到洪水退去,她的儿子麦远文匆匆忙忙过来把她带去镇上,得以洗澡休息。\n无\n“他这几天总是奔忙,看不见人影,一会巡夜,一会救人,我习惯了,他肯定是先帮他人。”梁媚对丈夫麦远文的埋怨中又带着些许自豪。麦远文是松口爱群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大水一来,麦远文就前去转移群众,此后几日没了联系,梁媚再见到麦远文时,他满身泥泞没了人样,梁媚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哭。\n像麦远文这样在汛情中“失联”几日的党员干部,并非个案。远在山区的平远县泗水镇是此次受灾区域中信号中断的几个区域之一。信号没了,泗水镇卫生院院长凌宏杰和同事们便克服困难,徒步数小时回到卫生院,面对面和群众了解各村的应急需求,在应急直升机送达急救人员后,得以更快开展急救和转移工作。\n“当时通信断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去巡诊,作为镇里唯一的医疗力量,希望让村民看到我们心里有安全感。”凌宏杰说。这样的情况,在周边各镇都在发生,山区卫生院这一抹红色,对有就医需求的群众而言就是希望的颜色。\n无\n在梅县区松源镇横坊村,“一楼淤泥近20厘米厚,不及时清理就会结成硬块了。”穿着救援服装的张毅从民房中探出头来,汗水和脏水湿了他的衣服。透过窗户,记者看到一个清淤攻坚小组正在加紧作业,他们先清淤、后冲水,再排成队把黄泥水推出门外。\n张毅和他率领的南口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成员,在6月16日晚9时许到达松源镇。“总共14个人,其中5名是党员。”张毅说,抵达救援地时,水位已经涨到了二楼,他和队员开着冲锋艇四处搜寻被困人员。\n救援完成了,但张毅和队伍没有离开或是休息。这支党员突击队从桥背村转战横坊村等地,继续开展清路、清淤等工作。几天下来,今年37岁的张毅皮肤被晒得黝黑,鬓角冒出白发,累了就席地而睡,醒了就继续干活,明明非分内的工作,为何要这么拼?张毅却义无反顾,“村里群众都是老人,洪灾当前,党员不管谁管,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n泪水\n突击队迎难而上,抢抓复产窗口\n在各个受灾村子里,总有老人给前来救援的人员递上水,并连连说着感谢。抗洪抢险一线,党旗飘扬在群众身边。\n在半空中,供电系统的“勇者”,长时间“系”在电线杆上作业,电线延伸所到之处,有一些工人在立电线杆。而在村头集中安置点,柴油发电机响起来,应急通信基站立起来,手机才有信号,村民们才能对外报平安。\n中铁十六局集团广州机场北进场路项目党支部书记孙文坚,接到救援的指令后,马不停蹄地赶来梅州,他带了20多人,并带来了两台大型装载机和两台小型带斗叉车,奋战在梅县松源镇和松口镇的大街小巷。“我们的团队采用轮班制,确保安全和保持体力,同时,我们要与其他救援队协作,他们有卡车队或拖拉机队,将淤泥运出去。”孙文坚戴着工地安全帽,大汗淋漓。\n淤泥转运场地旁二十来米,商铺一字排开,铺主正在忙着清洗物品、冲洗门窗。经营纺织门市的李阿姨左腿脚踝和膝盖缠着绷带,从二楼跑上跑下忙着搬货,她对经过的志愿者们打招呼表示感谢。“他们才是最辛苦的。”指着迎面走过来的一位黑壮大汉,李阿姨说,近几天总能看到这位干部在街上到处走动的身影。\n松口镇常务副镇长黄伟强被晒得黝黑,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的工作装。 李廷睿 摄\n松口镇常务副镇长黄伟强被晒得黝黑,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的工作装。 李廷睿 摄\n黄伟强是松口镇常务副镇长。一身迷彩服、一双黑雨靴、一件红白拼色马甲,是他这段时间从未更换的装扮。挽起袖子后,黄伟强被晒得黝黑的左臂上,几道初愈合的伤疤格外显眼。“抢险时刮伤的,没多大事。”连续多日高强度工作,黄伟强的嗓子有些沙哑,加上感冒鼻塞,说话时的声音低沉。\n为了加快重建,松口镇从受灾较轻的20多个村抽调人手,每村8人支援清淤消杀,所有工作人员按8至10人的规模分成一支支突击队,由镇干部带队轮番上阵,“这队累了就换下一队,但机器不能停,老百姓还急着回家。”\n无\n而在蕉岭南磜镇,村民们正在为烟叶发愁。记者见到村干部郭汉明时,他正在统计村民的损失,几位村民正在拉着他看烤烟房。“你看你看,没电了,全部新鲜烟叶都烂了。”,村民王芳桂说:“我种了22亩烟叶怎么办?”说着眼泪就要掉下来。郭汉明一边安慰村民,一边协助大家转移到高处,清出房屋给大家挑选好的烟叶,能保住一点是一点。\n梅州是农业大市,不少村庄以种植烟叶为主要收入来源。在这场洪灾中,蕉岭、梅县、平远、大埔四个烟叶产区县洪涝灾害严重,蕉岭广福、北磜烟叶工作点、梅县松源烟叶工作点等受损严重。\n眼见群众的财产受到损失,谁还能坐得住。烟草相关部门及时出动,一边抢收包装烟叶残片,整理烟叶工作点收购仓储设施设备,尽快恢复烟叶收购秩序,一边深入大田、烤房和烟农家中摸排烟农烟叶受损情况,做好受灾定损核查。\n村里的党员干部来帮忙,村民的心里就踏实了。村民郭玉淦前往干燥的房间捆成捆地搬着烟叶,房间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受潮的烟叶明显软化了,有一些已经有点黑斑。他光着上身,随意抹一下脸上的汗水,乐观地笑着说:“有三成?顶多四成,明年再来,不怕。”\n汗水\n百年老宅成废墟,携手重新出发\n太阳略偏西时,阳光洒进松口古街南侧半边路面,晒得手扶拖拉机的铁皮车斗滚烫。头戴草帽的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挥动铁锹,铲起淤泥倒入车斗。6月23日,梅县松口镇洪水退去第六天,镇圩最低洼地带的清淤消杀工作接近尾声。\n相比镇圩,村庄里的清淤工作分散得多。在松源镇横坊村,党员干部利用消防车的高压水管,为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的村民家洗地、清理家具。\n但损毁的老房子,是救援队员和村干部尚无暇顾及的点位。在横坊村,倒塌的老房子有数十间,墙土、木料、瓦片等横七竖八堆在一起,需要大型设备进场才能清理干净。\n“多数是一二百年的老屋,水一泡就很容易倒塌。”在松源中学教书的温老师回到横坊村,跟家人一起清理房屋。他介绍,这些房屋平时没人住,被村民用来储存粮食或用于养鸡,逢年过节时才会有人回来在里面团聚,因此没有什么人员伤亡。\n舍不得埋在老屋下的稻谷和一些老物件,75岁的陈冬娥趁着下午晴朗,弓背弯腰在废墟上寻找可用之物。儿子的电钻等建筑工具放在老屋里,她努力想找出来。邻居劝她不要涉险,宽慰说“早都冲走啦,冲不走也压坏啦”,她才悻悻离去。\n倒塌老屋旁的砖房依旧坚挺。头戴蓝色安全帽的电工搭梯子在屋墙边,忙着为村民检修电路,更换被水浸坏的电表、电闸。“今晚就要通电。”操着一口浓浓湘潭口音,扶梯子的电工老师傅谢慎辉叮嘱同事“得加快速度”。\n“我们从丰顺县来的,有五六天了,每天去不同的村复电。”谢慎辉说,他和同事们都是南方电网的员工,这次从各地来梅县支援的有100多人。据悉,为尽快恢复群众的生活用电,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65人,与梅州梅县供电局223人在梅县区松源镇开展灾后抢修复电工作。截至6月22日,梅县区自然村用电基本抢通。\n无\n下午,松源又迎来一场短暂的倾盆大雨。四面前来支援者们到老乡家里避雨,闲谈间,得知老人家的老房子亦在此次坍塌的老屋之中。看到老乡忧心忡忡,镇委副书记谢春围握住老人家的手说:“镇里现在正在盘点‘全倒户’,只要符合条件,将来就可以申请重建。”\n大雨初歇,救援队员们起身告别再次忙碌起来。老人望着奔向远处的队伍愁容渐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好。”\n烈日赶走乌云,阳光重回大地,穿过村庄里被洪水冲倒的老屋,洒在街角被抢救出的稻谷上。没有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人在、信念在,家园就在。\n【采写】南方+记者 张盛良 徐勉 李廷睿 张笛扬\n【摄影】南方+记者 董天健 吴明(除署名外)\n【统筹】毕式明 秦文纲 王良珏 唐林珍\n", "score": 1.4301470588235294 } ] } ] }